據中評社報道,香港面臨的人手緊缺問題日益顯現,社會各界開始聚焦討論輸入外勞的紓緩方案。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透過綜合分析香港社交媒體的有關輿情數據以及各官方機構的統計數字得出結論:香港目前的確存在比較嚴重的「人手荒」情況,為抓住疫後的發展機遇盡快重振經濟,在短期內適當輸入外勞實屬無可厚非。希望特區政府能從長遠出發,切實改善部分「難請人」工種的行業生態,以及提升社會整體的勞動力供應。
中心分析發現,近幾個月以來,香港社交媒體涉人手緊缺議題的關注度接連迎來幾波高峰,其在整體涉經濟復甦輿情中的關注度佔比也屢次飆高,上述兩個指標更於「五一黃金周」雙雙創下觀察期內的最高峰值。政府正研究把更多行業納入輸入外勞的範圍,除了以往社會討論最多的醫療行業外,建造、運輸業等長期人手不足、青黃不接的行業也成為焦點。社交媒體近月涉該議題的聲量與關注度有較明顯的升溫,其中不少是來自勞工階層群體的反對聲音。
自第五波疫情結束後,隨着香港的經濟環境逐漸回暖,香港目前的就業率已大致回跌至疫情前水平,但職位空缺數卻繼續上升,反映現階段很多企業的確存在「人手荒」的問題,而且難以通過本地勞動市場自身的調節在短期內解決。由此可見,對於輸入外勞的顧慮和擔憂,雖然主要基於的不是意識形態上的對抗,但也並非從行業人手現狀的角度出發理性考量,更多的只是反映了部分勞工群體出於保護自身利益而產生的一種防禦機制。
不過,撇除一些欠缺大局觀的排外聲音,仍有不少市民仍認為香港當前勞動力緊張的狀況,並不需要通過擴大輸入外勞的方式來緩解。這些輿論認為部分行業之所以「難請人」,主要是因為薪酬待遇本身不具吸引力,但卻是強度較高的體力勞動或工時過長等,而且也沒有清晰的晉升階梯讓員工看到發展前景,包括地盤工人、洗碗工、小巴和的士司機、渡輪船長和水手等工種都存在上述問題。因此,有些觀點並不贊成藉助外力來處理「人手荒」的問題,認為只要對症下藥,合理改善員工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環境,很多聲稱「難請人」的行業都能大大緩解目前的人手緊缺現狀。此外,還有市民指出,利用輸入外勞來迴避工種本身欠缺競爭力的問題,還會間接增加僱主一方的談判籌碼,打破原有的勞資雙方關係平衡,也不利於部分就業條件惡劣的行業針對自身問題作出調整,沒有觸及到這些行業人手短缺的根本問題。
香港目前的人手緊缺問題,還與人口結構老化以及部分勞動力群體沒有被充分發掘等原因有關。而香港勞動力結構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不高且有下滑趨勢。有輿論表示,很多基層家庭女性都希望能通過就業來改善家庭環境,但無奈香港社區目前並沒有提供足夠、可負擔的育兒服務,因此他們只能為了照顧家庭放棄外出就業。
儘管近五年來香港總體的失業率不算高,但20代年輕人的失業率卻持續高於總體水平,在2020年疫情期間更曾觸及接近10%的高位,當中最嚴重的是較低學歷和從事服務性行業的青年群體。有市民認為,政府應加大對青年就業服務的支持與投入,包括提高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金額,令青年透過修讀課程掌握專業知識、提升職場競爭力等。
中評智庫認為,在疫後經濟復甦的關鍵過渡期,香港各行各業的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手荒」現象,而且本地勞動力市場的自我調節難以應付當前對於人手的迫切需求,輸入外勞成為短期內舒緩人手緊缺的必要解方。不過,輸入外勞不應成為處理人手問題的依賴路徑,長遠而言,特區政府應針對勞動力不足的根本問題對症下藥,包括通過政策誘因鼓勵僱主改善員工的就業條件,增加對女性及青年群體的就業支援服務,以及完善社區的育兒配套設施、鼓勵生育等。只有對準人手不足的深層原因刮骨療傷,才能切實改善香港勞動力市場的整體環境,也能釋除本地市民擔心輸入外勞會損害勞工權益的疑慮。
(來源: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