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專科有三種經常使用的物理療法類別:運動治療、機器治療和手法治療。專欄也經常寫到以「手法治療」為痛症患者舒緩肌肉壓力,或進行關節復位。別以為手法治療只是簡單的推推按按,以下就來為大家揭秘,介紹幾種被廣泛應用的手法治療原理。
軟組織療法背後的原理 跟按摩就是不一樣
「軟組織療法」是一種非常之普遍,針對解決肌肉、筋膜、肌腱和韌帶等軟組織疼痛的徒手療法,以按、推、拉、扭等動作,舒緩病人肌肉和筋膜的繃緊和痛楚。聽來不就是一般推拿按摩技巧嗎?大家可以說手法表面上很相似,但目的和理論基礎卻不相同。一般按摩原理有點像「揉麵粉」,透過直接按壓和推動肌肉群,讓當中的肌肉束和筋膜互相磨擦,使身體得到刺激的爽快感,但實際上未必達到理想的肌肉鬆弛效果。物理治療的目的並非讓病人感覺良好,治療期間常常遇到病人痛得大叫要跳下床想奪門逃跑!
其實長時間的肌肉緊張,不論是因為受傷或過度使用肌肉,腦部都會發出錯誤訊息使到肌肉處於收緊狀態。長期繃緊使肌肉束或筋膜變得僵硬而形成繃緊帶,繃緊帶有三個特點:
- 繃緊肌肉欠彈性出現「結節」位;
- 淺層的繃緊帶可在超聲波檢查時發現;
- 繃緊帶異常疼痛,病人對按壓力度的痛楚反應完全不成比例,在不需施加強力度的情況下,病人也會感受到極大刺激,我們稱這個位置為肌肉筋膜激痛點。而軟組織療法就是透過刺激激痛點,從而干擾腦部接收感覺神經的訊息,使到緊張的肌肉束慢慢鬆開。
物理治療師也會針灸?
除了非入侵性的徒手按壓外,物理治療使用的乾針療法也有良好的刺激神經作用。這種被稱為「西洋針灸」的原理是以針頭刺激肌筋膜激痛點,使其產生局部的肌肉跳躍反應,從而放鬆原本緊張的肌肉,同時給大腦訊息增加血液循環。這種乾針治療跟中式針灸有何分別?它並非以傳統穴位和經絡路線作為刺激點,而是找出軟組織的結節位置後直接以針頭誘發神經抽搐,所以既沒有固定位置和深度,而能否找到激痛點才是治療重點。
要找對激痛點也是有學問的,上述提到肌筋膜結節,因應物理條件很多時是處於肌肉束的中間位置。在中間收緊的情況下,所增加的張力會將肌肉束頭尾的肌腱向中間拉扯,這樣又產生了兩個新的激痛點。中間的激痛點可以稱為「中央激痛點」,兩端的肌腱稱為「附着激痛點」。所以若然能夠在同一組肌肉束上找到三個激痛點,便能夠更確定結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