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特區政府正研究和內地建立恒常的器官移植互助機制,衞生署設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有意捐贈器官者自願在名冊上登記,並去世後捐贈器官。有網民在網上揚言籲市民不要去捐血和申請器官捐贈登記,造謠稱「全民被自動納入器官捐贈名冊」,煽動網民不論之前有無登記捐贈器官一律要申請取消捐贈,否則「器官會捐到內地」云云。
醫管局今日(23日)表示,本港整體遺體器官捐贈數字不理想,而內地年均有約1100個在當地配對不成功的器官,涉及心、腎、肝及肺等,若成事港人受惠的機會較大。
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李錦濤表示,本港截止3月底有2594人正輪候器官移植,其中腎臟輪候人數達2433人,惟同期僅15個遺體捐贈腎臟,希望有更多方案讓香港拿到更多移植器官幫助病人。他指,即使落實互助機制,兩地的器官捐贈輪候名冊依舊會獨立運作。
李錦濤提到,歐美早已實行跨境器官分配,從沒聽過「法國人不願意捐給德國人、荷蘭人不願意捐給波蘭人」,只要有合適的受贈者,不應理會種族、年齡、性別或社會狀況等。
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顧問醫生陳志仁說,內地器官捐贈歷史逾30年,每年有逾1.7萬宗器官移植,數量屬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內地器官捐贈體制非常完善,會詳細記錄捐贈者年齡、血型、器官所在位置等,以大數據計算器官運抵受助者位置所需時間及需時最短途徑,若有器官在內地配對不成功,有關數據就會分享逾港方,醫護可初步判斷是否適合,有關數據合格才會安排運港,最後是否移植則由本港醫護決定。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