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特首發聲批評、國泰總裁現身道歉,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反其道而行之,今日(24日)發送電郵拒不承認歧視非英語乘客的事實,讓人驚詫,但這也正印證了國泰痼疾根源所在。群發的謊言電郵想必每一個國泰空乘都收到,國泰航空要真心整改,需要做的是「刮骨療毒」。
「這不是你的義務,是我們的責任」
《大公報》社評《國泰事件對香港的啟示》在內地社交媒體平台引發熱議。社評指出,正如有媒體人所說「香港和以往大不一樣了」,然而,公眾不願意看到只是拿個別基層服務人員出來「祭旗」,國泰更應該深刻反省,刮骨療毒。很多曾經搭乘國泰的乘客對此頗為認同,紛紛現身說法,國泰歧視乘客的做法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次兩次,舉例「不愉快的經歷」甚至上溯二十年前。正如大公報社評所言:「國泰需要刮骨療毒式的整改」。
在事件發生後,有位內地網絡大V在談起感想時,舉了一個例子。他在澳洲與家人去看急診時,當地醫生問他需不需要中文服務,並專門強調說:你英文很好,但這不是你的義務,是我們的責任。大公報社評就此犀利指出,「這是我們的責任」這簡單的一句話,反映出了強烈的責任感,以及高度的服務意識。一位醫生尚且如此,更何況是空中服務人員?香港各界應從中得到啟示。
跨越20年的「一支雪糕」 道出國泰痼疾所在
為每一位乘客提供應有的服務,這是國泰的責任。反觀國泰空乘,差異化服務甚至是歧視性服務不斷上演,早已喪失職業操守,其中一支冰糕的故事,竟然越跨二十年的劇本沒有變,不斷上演,相當典型。一位海外的乘客吐槽:「二十幾年前,我的一個高雄朋友就曾吐槽過國泰,當時機上發雪糕,她剛好睡着了沒給她,醒了之後鄰座的一對法國老夫妻告訴了她,於是她就去問空乘,得到的回答是沒有。那對法國夫婦覺得很奇怪,他們就問空乘要,結果空乘就給他們了, 那對老夫妻把雪糕給了我朋友。」
另一位國泰的乘客亦留言講述親歷經歷:「國泰一直都這樣,之前我從法蘭克福回來,飛機上有雪糕的,會粵語和英語的客人可以一直要,老外客人你會發現他們的笑得就像廣告宣傳片一樣熱情。普通話問的話,她就說先生我們已經派完了沒有了……差異化服務,讓我再也不想坐第二次。」 緊接着一位乘客現身說法:「2018年國泰,香港到洛杉磯,全程講英語沒問題,下飛機前填申報單用普通話問空乘小姐,空乘直接無視不回答,這工作素養和職業態度永遠不會選國泰了。」
乘務長扮演引領角色 國泰當向海航學習
對比香港,正在同樣建設自貿港的海南,在服務業方面正後來居上,同樣的場景反而值得香港航空界同行借鑒。
筆者剛剛從海南飛回北京,飛機經停衡陽時,上來十多位當地口音濃重的老年乘客,正值飛機餐點時刻,空姐推動餐車詢問前排三位衡陽乘客要麵條還是米飯,三位乘客遲疑搖頭拒絕後,空姐直接推車離開。待乘務長巡察機艙時看到三位乘客未用餐,上前仔細詢問,乘客仍表示「不要」。此時乘務長沒有離開,更耐心解釋「我們提供的是飛機免費餐,每人一份」,交流後,乘客皆表示需要餐點。
筆者情不自禁設想,這樣的場景如果發生在國泰航班上會怎麼樣,這不僅是多播一次普通話的問題,而是事關職業操守的失守。在海航乘務長身上,「乘客至上」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真正從乘客角度着想。
針對國泰歧視事件,特首今日發聲:「我已向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林紹波先生指出,事件破壞香港形象,傷害香港和內地同胞感情,是嚴重的事件。雖然涉事的三名機組人員已經被解僱,但類似情況不容再發生。」可喜的是,已有香港返上海的國泰乘客在社交媒體上反映「廣播有普通話了,復活節時往返都沒有」,也有空姐逐個詢問發放毛毯。
遺憾的是,國泰工會顯然沒有意識到問題要害所在,在最新的電郵中聲稱「面對眾多不實指控感痛心,致力於提供專業服務,相信一眾員工慣例均是平等對待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和乘客」,不承認客觀事實,不檢討令人痛心的事件。
國泰如果要涅槃重生,其中挑戰可想而知,但正如此正如大公報社評所言「國泰需要的是刮骨療毒式的整改」,直到「這不是你的義務,是我們的責任」這一服務業信條,刻在國泰航空和每一個空乘的基因中。
(點新聞記者任芳頡、凱雷報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