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近日,一連發生的慘案讓社會更加關注港人的情緒問題,除了精神疾病患者或在香港的少數族裔,其實還有一個群體因其隱匿性,容易被社會所忽視,這個群體就是「獨居長者」。長期獨自生活除了給長者們在生活上帶來不便,亦容易引發心理及情緒問題,因此他們亟需社會的關愛和幫助。今次,點新聞記者與讀者一起走進無人支援的「獨居世界」。
獨居十餘年的耄耋老人
1931年出生的何婆婆,今年92歲。早在十幾年前,何婆婆就不再只是一名普通的老人,而是多了一重身份,成為了獨自一人生活的「獨居老人」。
其實,何婆婆有三個子女,除了移民去英國的女兒,還有兩個兒子在香港,成家生子之後分別搬去了大埔和美孚。何婆婆住在位於觀塘區的順安邨,過來一趟也說不上很遠,但兩個兒子卻很少來看望她。「個個都不肯來,街坊都好過我的子女」,何婆婆的語氣,滲透出一絲絲無奈。
獨居生活靠「捱」和「慣」
獨居意味着所有事情都必須自己做,從洗衣做飯到清潔打掃,都是何婆婆自己完成。這些日常家務對於年輕人來說可能不算什麼,但對於耄耋之年的老人來說,並不是一件易事。何婆婆每日從下午四點就開始買菜做飯,以及清潔打掃等日常家務,一直幹到晚上九點多才能停歇,在本該受到照顧的年紀,卻全部都要「靠自己」,對此,何婆婆說「捱了幾十年,慣了。」
記者留意到何婆婆的腿上貼着膏藥,可能是腿部不夠健康,但屋內卻有很多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例如客廳竟然比廚房和廁所高出一截,每次去廚房都需要走一個台階,一不小心很容易絆倒摔跤;還有,何婆婆住的是高低床的下鋪,上鋪擺放了很多物品,想要拿放置在上方的物品,只能通過爬梯子上落,非常不安全。
婆婆的「妙招」讓人心酸
何婆婆說自己專程準備了一個小凳子放在床邊,方便自己拿取上鋪放置的物品,她還笑着跟記者展示自己防止跌倒的「妙招」。所謂的妙招其實也就是每次從客廳去廚房時,一隻手緊緊抓住旁邊的窗戶,直到站穩後再鬆手。
人到高齡,身體狀況本就不佳,容易有一些突發的疾病,再加上這些潛在的安全隱患,難道何婆婆不擔心安全嗎?其實,何婆婆也知道不安全,也害怕跌倒,她告訴記者,自己很愛乾淨,但是擦窗戶玻璃永遠只擦下面的四塊,因為上面太高了,自己不敢站上去擦。「我都知道不安全、不方便,但是只有自己一個人,沒辦法,不安全都要做。」
獨居長者困境不是個別例子
與何婆婆同住一棟的伍婆婆,也是一名獨居老人,但她的情況比何婆婆更讓人擔憂。
93歲高齡的伍婆婆獨居已經十幾年,患有眼疾也十幾年,眼睛上的黃斑點讓她經常看不清東西。但即使完全看不清,她還是需要自己一個人做飯、做家務,甚至一個人出門坐車去醫院看病。「不可能每次都叫人家幫忙,人家也會沒有空」,伍婆婆說出了自己的考慮,「平時看不清就靠記憶,這麼多年都習慣了。」
眼睛看不見 出門「全靠問」
那看不清又如何能出門坐車呢,她也與記者分享了自己的「妙招」,就是「全靠問」。「問旁邊的人去哪裏怎麼走,來的是幾路車,問司機下一站是不是醫院,就這樣問人家,總能到的。」她說得如此輕鬆,就好像這是一件非常普通且容易的事情。
採訪完離開的時候,伍婆婆對記者說,「歡迎你們隨時來,我看不清你們長什麼樣,但是我記得你們的聲音,你們只要一開口,我就能認出你們了。」這一番真誠的話語讓記者沉默良久。
不主動說 不等於沒問題
通過採訪我們發現,這些獨居老人們雖然各有各的難處,但他們心態都非常積極,且不愛表達自己的困難,不願給別人添麻煩。就好像當記者問他們一個人住是否覺得孤單,他們都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但當你真的走進他們的日常生活後,才發現真正的答案絕非如此。
雖然他們嘴上說不孤單,但他們都整日開着電視機或者收音機,讓家中多一點聲音;對於記者的到來,他們都表現得熱情且興奮,拉着記者聊了很多家常;言語中他們都在懷念曾經和家人朋友、鄰居一起的熱鬧生活。
也許這些獨居老人們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也許他們都有「妙招」應對生活中的困難,也許他們只會笑着說「一切都好,沒什麼」,但其中的問題我們不應該忽視,也不能讓他們的堅強和樂觀,掩蓋了背後的無助與辛酸。
獨居長者的問題更具隱匿性
隨着人口持續高齡化,根據政府202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本港65歲及以上的長者有1,451,514名,人數已經超過整體人口的兩成。其中獨居的長者有188,569名,佔整體長者人口的13%,且49%的獨居長者住在公屋。
獨居長者因為與他人溝通交流相對較少,其所存在的問題更具隱匿性。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指出,獨居長者在心理上更加孤獨。造成獨居的原因和過程本身就不愉快,長時間獨居更容易減少社交需要,導致這些獨居長者慢慢習慣不與人溝通,不願同人分享。同時,獨居沒有老伴或子女的約束,可能導致生活欠缺規律,對自律性較差的長者來說,可能影響身心健康。
平安鐘或許並不足夠
鄧家彪續指,獨居的另一個問題則是無人支援。一方面,獨居長者如果患有疾病會沒有人照顧,且遇到突發情況,例如暈倒或意外等,更加是孤立無援,甚至可能暈倒家中都無人發現。雖然目前很多長者家中有安裝「平安鐘」,但僅靠平安鐘或許不足夠。在此次採訪中,多位老人明確表示平安鐘只擺放在床邊,而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洗澡時並不會佩戴。對於為何不戴,何婆婆說「有事暈倒都來不及按」。
此外,鄧家彪還提到,獨居長者遇到的問題不一定是生病,亦有可能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煩心事。尤其是如今各類詐騙手段層出不窮,獨居長者很容易成為騙徒的目標,一旦受騙後,他們可能會不知道如何解決,又無人溝通,難以抒發心中的鬱結,可能會導致尋短見等悲劇發生。
然而,鄧家彪也指出,目前社會對獨居長者的關心和幫助是不足的。鄧家彪表示,在精準扶貧的策略下,政府才開始更多關注長者住戶,長者住戶有兩位老人可以互相依賴,在情感和精神上都更健全,而獨居長者在這些方面都是喪失的。對獨居長者,政府並沒有很精準的策略來應對和緩解他們面臨的問題,所以需要特別重視他們。
長者中心自願參與模式落後
鄧家彪呼籲政府主動作為,用全覆蓋的概念來支援獨居長者。他指出,現有的長者中心採用的是自願參與模式,一般只關心和接觸主動來報名的長者,這就導致那些隱蔽、習慣孤獨、不善溝通的高風險獨居長者被忽視,得不到幫助。
民建聯觀塘支部委員曾榮輝亦提到,現時社會上有很多機構都有為獨居長者提供不少關愛服務,但獨居長者的性格各有不同,一般性格內向的長者較少主動接觸或接受機構的支援,而較主動的長者會於區內不同機構同時接受福利或支援,故此會有「關愛不均」的情況,令隱蔽長者更加隱蔽。
關愛獨居長者應實現「全覆蓋」
鄧家彪指,政府應該動員更多部門,整合資訊和資源,主動建立獨居長者名冊,關心他們並提供服務,達到全覆蓋。鄧家彪強調,「全覆蓋」不一定要額外請人,可以動員年輕點的長者去關心同區的其他長者,在長者中建立關係網、分享資訊,也會讓這些獨居長者覺得關係更自然、地位更對等。
鄧家彪續指,公屋單位有名冊,因此可以從每個區的公屋做起。房屋署是關鍵部門,可以連同醫管局、社會福利署及各區關愛隊,整合各部門的力量,建立關愛獨居長者的恆常機制和服務。另一方面,政府需改變資助模式。鄧家彪認為,平安鐘是以固網電話為基礎的,已經落後,目前很多長者也只有手提電話,可以將平安鐘機制改成與手機掛鈎,或者直接設置一鍵尋求幫助,便利獨居長者使用。
善用樂齡科技 避免悲劇發生
此外,還可以將科技運用在獨居長者家中。鄧家彪舉例,例如可以在家中鋪設感應器,如果獨居長者跌倒超過一分鐘還未起身便自動警報到管理處;又或是可以在獨居長者門外安裝緊急燈裝置,如感應器感應到危險便亮燈,方便鄰居看到後報警尋求幫助,避免長者獨自一人病倒在家中的悲劇再次發生。
曾榮輝亦認為,除了安裝平安鐘外,可以善用樂齡科技,為獨居長者提供AI生理監測工具,關注某些重要生理指數,同時建立不同的電子社交平台,促進長者間的交流互動,建立「社區朋友圈」。社區方面,曾榮輝指出,生理上,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者可以給予更多生活上的支援,如陪診服務、家居清潔或維修,甚至協助買餸或送飯等;而心理方面,因獨居長者的家人有不同因素較少能關心長者,定期的探訪及一些恆常的社區活動便較能讓獨居長者的生活添上色彩。
加大資助津貼 增派醫療券
目前對於獨居長者來說,平安鐘可能是最基礎且唯一的保障,但仍有很多獨居長者並未安裝平安鐘。長者安居協會表示,直至現時,政府資助部分綜援長者使用平安鐘的津貼只有港幣100元,這個數額已是二十多年沒有獲上調,有不少有需要的長者沒有合乎申領津貼的資格,協助需要依靠公眾籌款,去幫助這些長者使用平安鐘服務。因此,希望政府可以加大資助長者使用平安鐘的津貼上限,以及擴大受眾範圍,令更多長者獲得保障,達至居家安老。
此外,有受訪的獨居長者表示,物價上漲導致經濟壓力大,再加上患有長期病,看病買藥開支大,希望政府可以派發更多醫療券,以及為長者在日常買菜等開銷上提供優惠,降低經濟壓力。
在採訪過程中,問及獨居是否有什麼問題,每位受訪者的回答都是「暫時都還好」,但只有健談的何婆婆說出了後半句的擔憂,「明日怎麼樣不敢講」。獨居長者因為屬於長者下的一類,很多時候他們特有的困擾都被社會所忽略。希望未來政府和機構可以多關注獨居長者這個群體,為他們提供關愛和幫助,讓他們獨居生活中不再擔驚受怕、不再孤立無援。
(點新聞記者方熙、嚴璐瑤報道|撰文、視頻製作:方熙|旁白:嚴璐瑤)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