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大坑西邨重建|方案被批「有錢無阻」 居民盼「一屋換公屋」

大坑西邨居民權益關注組、大坑西邨八座居民重建網絡舉行記者會。(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點新聞報道】政府2020年提出重建大坑西邨,管理者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日前公布重建方案及完成住戶資格審查,要求居民明年3月前須全部遷出。大坑西邨居民權益關注組、大坑西邨八座居民重建網絡今日(11日)舉行記者會,促請政府介入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的重建安置方案,停止逼遷住戶,並正視居民「一屋換公屋」的需求。

民興樓公告板貼有重建計劃相關告示。(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石硤尾的大坑西邨,有8座樓宇,其中7座均於1965年落成。雖以「邨」命名,大坑西邨並非由房委會或房協興建及管理,而是屬於「私人屋邨」,由當時政府批地予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興建及管理,並訂明用以提供單位廉價出租給低收入人士,安置當年石硤尾徙置區一帶受清拆計劃影響的租戶。

大坑西邨存在不少房屋空置現象。(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資料顯示,大坑西邨空間較為寬闊、設施完善。時隔逾50年,昔日的「豪宅屋邨」如今樓宇牆壁油漆剝落,亦出現房屋空置的現象。2020年施政報告中提出重建大坑西邨,惟政府並非屋邨管理者,無法主導重建工作,住戶亦不能獲得另一公屋單位安置,由此導致近年重建工作進展緩慢,形成住戶、管理公司同政府之間的「拉鋸戰」。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日前公布重建方案及完成住戶資格審查。(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根據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日前公布重建遷置方案,符合回遷資格的住戶,必須符合全數4個條件,即已登記核實及載列於平民屋宇與租戶訂立的租約附表上、以大坑西新邨的單位為唯一居所、未享用公營房屋福利、在香港無住宅物業。現時已提交「住戶資料聲明書」的逾1000名住戶中,滿足回遷條件的住戶佔比約7成,他們若願意自行租樓或到過渡性房屋,一人家庭可獲發54萬元租金津貼,用以補貼5年重建期間的租房費用。至於不合資格人士,可獲發放一筆過「特惠搬遷津貼」,每位租戶10萬元,上限為70萬元。

大坑西邨邨內環境。(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關注組則認為,該重建遷置方案不僅未做到城規會要求「妥善安置居民」的條件,且從未與居民進行安置方案及居民意願相關討論,是「極不道德」。考慮到接受方案領取租金津貼後,領取綜援、傷殘及長者生活津貼的住戶將失去領取資格,認為是「欺詐」住戶,有認為在安置方案沒有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單方面強行逼遷的行為對居民極不公平,希望房屋局作為大坑西重建的監察者進行介入,並滿足居民「一屋換公屋」的需求,確保居民得到妥善安置才展開重建計劃。

大坑西邨樓宇牆面油漆脫落。(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黃先生與太太同住大坑西邨民安樓20餘年,他接受點新聞記者訪問時表示,香港平民屋宇有限的重建方案「小冊子」提到的解決方案都是「有錢無阻」。他表示,當年興建大坑西邨本意是安置石硤尾大火中受影響及低收入人士,惟受「私人屋邨」條件限制,居民搬入後早已喪失申請公屋資格,現時該邨居民多長者和殘障人士,重建期間租屋十分不便,亦有人擔心重建期超過5年導致月均補貼變少。另外,第二本「小冊子」寫明加入住戶資產審查條件,不少住戶擔心遷出後無法再搬回重建後單位。他強調,支持重建工作,認為有助於增提高入住率,希望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能與居民達成共識,滿足居民「一屋換公屋」訴求。

大坑西邨外部。(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房屋署回應說,現時公屋的申請人數眾多且不斷增加,如使用公屋資源安置大坑西邨居民,將對輪候公屋的人士造成不公。署方又說,在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及市建局的重建計劃下,有足夠單位可讓合資格的租戶選擇在屋邨重建後回遷;當局得悉平民屋宇有限公司亦向合資格租戶提供回遷方案,以及在過渡期間提供特惠津貼及協助,因此政府不宜亦不應使用公屋資源安置大坑西邨居民。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平民屋宇)回應時表示,相信所提出的租戶支援及回遷安排「合情、合理」,自本月初公布回遷方案以來,收到租戶積極回應,平民屋宇會繼續積極解說,釋除疑慮。另外,平民屋宇已與部分過渡性房屋營運團體溝通,反應正面;又會將於日內安排駐邨社工隊為有需要的大坑西新邨租戶,講解申請須知,以及為有需要租戶寫推薦信。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更多報道:

大坑西邨重建|近兩成住戶仍未交資料聲明書 或當黑戶收樓

大坑西新邨重建戶獲現金津貼過渡 三人家庭可得70萬元

大坑西新邨重建研放寬地積比率 供3300伙及逾300停車位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大坑西邨重建|方案被批「有錢無阻」 居民盼「一屋換公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