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熱點追蹤|輸入2萬外勞 社會各界點睇?

【點新聞報道】人口老化成為全世界面臨的主要挑戰,根據聯合國人口分析,預計香港在2050年會成為全球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本港的勞動人口近年也難逃萎縮,眼下各行各業出現人手不足。政府13日公布有關輸入勞工方面的安排,此次措施有短中長期策略,針對建造業等急需人手的行業推出特別計劃,同時加強培訓本地人才,以應對未來人口老化的重大挑戰。

建造業輸入配額有1.2萬人,運輸業界上限是8000人,同時暫停執行「補充勞工計劃 」下26個工種一般不得輸入勞工的規定2年,包括侍應、接待員、接線生、髮型師、渠工等。例如北部都會區將會有極多大大小小的基建工程,政府與發展商也需要大量建造業工人,如果一直缺人,工程進度勢必拖慢,影響深遠。

特首李家超強調堅持本地勞工就業優先、保障本地勞工工資收入,及以培育和增加本地勞工為主三大原則,在保障本地工人利益前提下,針對人力明顯不足的行業有限度輸入勞工,以解決有關行業的迫切人手短缺問題,破除窒礙香港復甦及經濟發展的瓶頸。

所以如果行業有需求,又能保障本地人利益,輸入外勞可以是務實之舉。

(添馬台fb)

輸入外勞有民意基礎

紫荊研究院昨日(13日)公布一項相關調查結果,發現逾六成受訪市民認同勞動力短缺影響香港整體競爭力、五成五市民認同輸入外勞,亦有約三成受訪市民擔憂輸入外勞影響本地工人就業機會。

有關調查於5月19日至6月5日期間,以音頻電話隨機抽樣成功訪問了923名18歲或以上香港市民,就勞動力短缺問題對香港整體競爭力的影響,63.8%受訪市民傾向認同,27.1%傾向不認同。調查顯示,有59.6%受訪市民傾向認同香港出現勞動力短缺問題,32.3%傾向不認同。

針對香港市民對輸入外勞為本地勞工市場和社會環境帶來的影響,較多受訪市民表示最擔心「影響本地工人就業機會」(33.7%),其他依序為「影響本地工人薪金水平」(24.2%)、「影響本地治安」(15.5%)、「影響本地樓價同租金」(9.6%)。另外,有12.8%受訪市民表示對上述情況都不擔心,另有60.7%受訪市民傾向贊成為外勞安排集中勞工宿舍,有26.9%則傾向不贊成。

紫荊研究院總結指,調查結果反映特區政府透過特別計劃輸入外勞具有民意基礎,然而部分市民對不同行業輸入外勞可能存在分歧,建議特區政府向社會更多解說相關原因、數據等;政府亦應持續監察相關行業本地工人收入水平的變化並公布,有助釋除市民疑慮。另外,雖然市民普遍支持特區政府輸入外勞的施政方向,但是建議政府多管齊下,進一步增加培訓,持續改善本地工人薪酬待遇,吸引更多本地人士投入勞動市場,更好解決人手短缺問題。

姚柏良倡「特別計劃」納入酒店業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歡迎輸入勞工新措施,指有助緩解目前業界面臨的人力荒,希望將酒店業納入有關計劃輸入勞工。

姚柏良指,自香港全面通關以來,整個旅遊產業鏈,包括航空業、酒店業、旅行社及跨境客運等都出現嚴重的人手短缺和招聘困難,成為窒礙旅遊業復甦的最大障礙。他又指,香港航空客運的復常步伐遠遠慢於主要競爭對手,希望措施推動航空運力盡快復常,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姚柏良提到,今次推出的計劃中允許部分輸入勞工在內地住宿,形容是重要突破,對緩和整個勞動力市場緊張的情況,可發揮積極作用。他又指,酒店業同樣飽受勞工短缺困擾,現時透過「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輸入勞工需時三個月,希望政府考慮讓酒店業可以「特別計劃」輸入勞工。姚柏良強調,本地勞工始終是支撐香港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發揮無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繼續加強培育本地人才,鼓勵工人重投勞工市場,才可讓香港經濟持續發展。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歡迎輸入勞工新措施。(點新聞資料圖)

大灣區航空歡迎輸入外勞計劃

大灣區航空行政總裁許漢忠歡迎政府的輸入外勞計劃,認為有助航空業盡快復常,增加航班,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獨特地位。

許漢忠表示,機場4月的客運量及飛機起降量分別是2019年4月疫情前的大約48%及60%,航空業人手短缺是其中一個原因,影響航空公司恢復航班的能力,航空業盡快復常,可為本港旅遊業及整體經濟發展,帶來積極推動作用。

建造商會:可即時紓緩業界人手短缺

建造商會會長林建榮表示,政府就建造業推出的新計劃,可輸入1.2萬名外勞,有助即時紓緩人手短缺的問題。他表示,泥水、砌磚、電工和紮鐵等工種,目前有1成半至3成的人手短缺,相信外勞會以這些工種為主。他又贊同僱主要為外勞提供指定住宿,即使是要居於元朗潭尾的社區隔離設施,公司也只需要為他們安排交通工具接駁,做法方便集中管理。

香港工程裝飾商會亦歡迎政府輸入建造業外勞。會長余錦雄認為,短期內可解決業界人手不足問題,但指政府亦應為業界制定長遠就業政策,為本地工人創造穩定的就業機會,相信有助挽留人才。

香港專線小巴持牌人協會都對此表示歡迎。香港專線小巴持牌人協會成員陳志輝亦相信有關計劃為小巴業界解決困境。對於有指輸入司機條件苛刻,需要參加本港駕駛執照考試及完成職前課程、實習訓練,陳志輝則認為規定正常,相信可以剔除市民疑慮,業界一定會跟從。他預計輸入司機最大來源地為廣東省,希望在「站頭」附近安排宿舍。

小巴業界冀逐漸增加外勞名額

至於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認爲,小巴司機的輸入名額不足夠,希望政府逐步增加名額。又指專綫小巴司機一般只會駕駛同一條路綫,即使本港駕駛習慣和內地不同,有經驗的司機不用一個月都可以熟習。

他認為,小巴司機難以每天往返內地和香港上班,相信公司要爲他們提供住宿,成本會因此上升,但有人手更加重要。

有工會憂影響本地工人薪酬

當然,香港勞工界對於這項計劃,有自己的擔心,例如運輸業工會強烈反對輸入外勞。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向運輸及物流局發公開信,對政府一意孤行輸入外勞司機表示強烈不滿。信中指,工會過往一直向政府反映,公共小巴和客車行業惡劣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環境,才是導致勞工短缺的主因,但當局一直無視勞工訴求和工會意見,形容政府做法是「簡單、粗暴、失責、冷漠」。

立法會議員、勞聯主席林振升就曾提到,他們並非反對輸入外勞,而是希望政府可以確保本地工人收入不減。林振升解釋,有機場前線工友曾經向他反映,過去3年疫情期間,很多時候相當於「七折出糧」,即使包括加班,每月薪酬僅得2萬元,擔心當政府輸入外勞之後,便難再享有加班費,變相減薪。

立法會議員、勞聯主席林振升(點新聞資料圖)

同時,有勞顧會勞方委員批評,政府事前未有諮詢勞顧會,認為勞顧會在政策制定上似乎已無角色,政府先公布後到勞顧會諮詢的做法,亦令他感覺計劃可調整的空間或細節不多。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針對此說法表示,不存在繞過勞顧會的問題,因為輸入勞工的大方向是由行政會議決定,例如運作了四分一世紀的補充勞工計劃,也是經行會定下,再交由勞顧會處理。

勞聯譚金蓮冀吸納意見

勞顧會勞方委員、勞聯副主席譚金蓮指出,勞顧會由勞資官三方組成,以往在勞工政策上有協商、遊說的過程,惟她認為過去一年再見不到這種過程。她認為,勞顧會在協商、溝通、政策制定上似乎已無角色,但就政府稱會就行業計劃每半年向勞顧會匯報,她則期望政府屆時要吸納勞顧會給予的意見,「吸納先有誠意,唔係都係走下過場。」

周小松感無奈冀當局制定監管機制

勞聯立法會議員周小松對政府最多輸入2萬名外勞,感到無奈,重申會影響本地工人就業和加薪的幅度,期望當局承諾輸入外勞只是暫時和短期措施。他又促請政府制定監管機制,確保僱主嚴格執行政府定出輸入外勞的條件,包括是否遵守每兩個本地勞工才可輸入一個外勞的條件、聘請外勞的薪金是否該行業的薪金中位數。

周小松又對於政府放寬現有的「補充勞工計劃」有保留,他表示,現時「補充勞工計劃」中26個工種是基層工作,門檻低,批評政府沒有經過討論便放寬所有工種,是不尊重勞顧會。認爲政府可先檢視26個工種的人力需求,才決定個別工種是否取消限制。

孫玉菡表示,加強本地勞工培訓是政府重視的工作。(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目前看來,政府這次允許的輸入勞工數量,遠遠堵不上本地的勞動力缺口。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亦強調,在新安排下會保留相關空缺需有4星期本地招聘的要求,勞工處會就每宗申請作甄別及分析,並諮詢勞顧會意見,會有嚴格把關。

(點新聞記者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輸入2萬外勞 社會各界點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