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岩
投資1269億元、由粵港澳三方政府合作建成的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10月通車,雖然流年不利受疫情影響,車輛流量遠不如預期,就在三地政府扭盡六壬催谷車流量之際,近在咫尺的深中通道已如期全線合攏,預計明年通車。雖然兩大交通動脈的投資建設方向或有區別,但終極目標都是打造以港深穗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加之客觀存在的地區發展利益之爭,港珠澳大橋與深中通道在未來的資源整合發展方面,勢必存在強烈的競爭態勢。
根據最新的「港車北上」計劃安排,粵港兩地政府於今年6月1日上午9時開始接受合資格的香港私家車申請「港車北上」,並將於7月1日零時起開始讓獲批私家車經港珠澳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省,以期推動落實港珠澳大橋「連結港珠澳大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目標。
政府2008年為港珠澳大橋撰寫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估算大橋通車初期的日均架次為9,200至14,000架次;到2020年,平均每日會增至15,350至22,300架次。今年2月內地與香港恢復全面正常通關後,粵港澳三地的跨境交通已經恢復往來,5月平均雙向車流量(單日)為5,300多架次,僅為設計通行能力的四分之一。
另外,大橋使用率低造成口岸旅檢大樓商業活動的冷清。據審計署去年10月完成的《第七十九號報告書》,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58個可供出租的處所,截至2022年6月30日,仍有24個 (41%) 處於空置狀況,其中,有22個 (38%) 處所自大橋香港口岸在2018年10月啟用以來,空置4年從未租出。口岸商業活動的冷冷清清,反過來大大壓抑了市民利用大橋的熱情,形成惡性循環。
於此同時,正在如火如荼施工趕工的深中通道預計將於明年通車。通車後,深圳和中山兩地的行車時間,將由現時的2小時縮短至20分鐘,且因為投資總額少而通行費用勢必會低,將為港人前往粵西地區提供多一種便利選擇。深中通道的打通,將大幅緩解日均通行逾10萬輛車次、單日最高記錄達19.8萬車次的虎門大橋的壓力,預計虎門大橋日均通行量的三分之一或更多將分流到深中通道。而原本部分擬通行港珠澳大橋的貨車或有機會改行深中通道。
目前,能夠通行港珠澳大橋的車輛主要包括擁有港澳兩地車牌、或經三地政府批准的單牌車輛,且受出入境政策等諸多限制,因此可預料全無任何限制的深中通道的利用率和通行效率會更高。同時,深圳特區對珠江西岸城市的產業和創新帶動能力,相比於香港、澳門更強,輻射作用更大,兩者的聯繫紐帶更強,因此深中通道對於促進珠江西岸地區的發展將發揮更大作用。亦因此,將會給港珠澳大橋的商業運行構成更大壓力。
眾所周知,受利益固化藩籬的左右,當初港珠澳大橋在國家立項時,更多考慮到了香港方面的利益訴求,採用「單Y」設計接駁澳門和珠海,而非採用「雙Y」設計接駁深圳和香港,客觀上導致了珠澳兩地車輛來往需要先經由香港邊境出關至深圳,選擇大橋通行方案的車輛數量少,明顯不能達致充分發揮聯通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目標與社會經濟效益。其實,在大橋確定「單Y」設計時,深圳就已經蠢蠢欲動興建深中通道,只是不獲中央支持,所以遲至2016年才動工。
香港「港車北上」單日審批名額遠遠不敷市場所求,縱然單日名額增至1萬個,仍將難以應付需求。就算三地大幅放寬,香港有一萬輛車通行,加上廣東方面的通行量,充其量也不足2萬輛,難以達到大橋設計的「到2020年達22000輛」的通行能力。如果依照目前的車流量及政府擠牙膏式逐步放行的速度,期待大橋作商業投資回本只能是癡人說夢。
基礎設施建設的目的雖然並非完全是為了營收,必須要考慮其拉動區域社會經濟要素互動的社會功能。港珠澳大橋在建設初期,便強調「融入大灣區」的戰略意義。現如今,中央已經把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為何三地依然作繭自縛,綁手捆腳?特別是香港特區政府,以單日審核300個名額的蝸牛速度處理「港車北上」的申請?
毫無疑問,港珠澳大橋是香港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便捷直達橋樑,發揮大橋的橋樑聯通作用,將珠三角西岸納入香港三小時車程可達的輻射範圍,有助推動香港融入大灣區產業鏈向縱深發展。特別是鼓勵激勵來自珠三角西岸、廣東西部和廣西等地的貨物更能善用本港的機場和貨櫃碼頭,強化香港作為貿易和物流樞紐中心的地位。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粵西、廣西旅客來港。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雖然駕駛人士受各地政策及駕駛習慣等多重因素影響,使用大橋或許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但單就「港車北上」而言,嚴格限定必須為香港永久居民等等諸多限制性條款本身,就在在顯示了政府中人對聯通的不以為然與對審批權力的迷戀。可以預期,明年通車的深中通道必然是車水馬龍,分分鐘單日車流量突破50000輛,甚或更多,而港珠澳大橋依然冷清。那麼,所有人都會質疑,為何投資千億興建港珠澳大橋但卻嚴格限制使用?
因此,長遠而言,港車不限身份,毋須申請,毋須配額,全面放開「港車北上」,並爭取北上港車獲准往廣東以外地區,將是港車踴躍北上的最大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