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今日(27日)會見傳媒,回顧新政治班子上任近一年來,在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並展望未來與國際社會緊密合作。他表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有很多優勢,包括優惠的稅制、司法制度、資金流、離岸人民幣中心等,政府將鼎力支持各行各業發揮其優勢,吸引更多外資企業到港投資。
丘應樺透露,政府設立了一個KPI,要在3年內引入1100間企業到香港。而經貿辦和投資推廣署在今年頭幾個月已成功引入了186間企業,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工作進展良好。其中包括一家大型泰國企業,已決定在香港設立公司。
在東盟方面,丘應樺預告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7月底帶領團隊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地探求商機。他說,東盟是香港第二大貿易夥伴,去年雙方貿易額達到1652億美元,繼2022年上升了3.8%,香港與東盟的經濟貿易強度非常好,冀與東盟所有國家加強貿易合作。
回想外訪時的經歷,丘應樺發現一些外地的商會對香港整體的情況不了解,因為受到一些不正確的報道影響。但在解釋清楚後,外界對香港非常有信心。例如匈牙利和日本都表示希望與香港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丘應樺認為,在各方面的進展都很好,成果非常正面。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