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6年前,香港回歸祖國,社會一片歡騰,當時的你,正在做什麼?在求學階段,對未來充滿期望?在發展事業,與香港一同前進?在1997年,不同的香港市民,有着不同的故事及際遇。為了解市民當時的想法,點新聞特意訪問了幾位26年前正值26歲的香港市民,探討他們的故事,亦從他們身上,看香港市民當時以什麼心情迎接香港回歸祖國這國家大事。
26年前的6月30日、7月1日,不少市民都把當時的情景記在心內,26年前正值26歲的友利海味總經理黃炘偉,在當時還要上班,他跟甄韋喬(《26年前的我(上)》)一樣,都記得當日是下雨天,當時他一放工,就馬上回家跟家人看電視直播,那夜在維港綻放的煙花,其他慶祝活動等,都在黃炘偉記憶內,「從此之後7月1日就是假期,那年的7月1日,是最後一個要上班的7月1日」,黃炘偉補充,之後每年7月1日都會和家人一起去吃飯,一起去看慶祝儀式。
在1997年由打工仔變老闆
回想起1997年的種種,黃炘偉表示自己當時還是一個打工仔,也是從事海味售賣工作,「1997年開始自己開舖頭,因此1997年對於我自己來說也很有意義。」被問及對香港回歸祖國的想法,黃炘偉直言十分支持回歸,表明自己是中國人,愛國是必然的事,亦希望香港會更好。
這些年來,香港經歷過高低跌宕,說到香港的轉變時,黃炘偉亦指出金融風暴、SARS以至黑暴等,國家都給予很多幫助,「自己體會最深的是SARS期間,整條海味街都無人,經濟也受影響。國家緊接着開放自由行,一下子就帶動遊客來,使經濟復甦飛快;我現在做生意,全國各省市都有我的客人。」疫情期間,中央各種抗疫物資供港,黃炘偉表示國家的藥物以至檢測盒等,都幫助了香港市民很多。
香港在回歸祖國後一直進步,在社會政策層面,黃炘偉認為長者福利變得更好,部分政策以前是65歲或以上才能受惠,現時滿60歲就可以。被問及對香港特區未來的期許,黃炘偉與很多市民一樣,都希望香港以至國家「繁榮昌盛,個個有工開。」
回歸後人流多了 機會也多了
同樣是26年前正26歲的創時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顏愛群,與黃炘偉一樣對回歸很興奮、很開心,因為香港始終是祖國一部分,對香港回歸祖國感到很自豪。26年前,顏愛群在超級市場工作,是一個兼職的收銀員,經過不斷奮鬥,今日已是一家服務公司的管理層,「我自己就係由一間幾個人的小公司做到今日小有成績」。
回歸以後,顏愛群表示多了機會回到內地,看到祖國的變化,香港也產生了不少變化,「回歸後人多了,機會多了很多,國家給香港的經濟自由度也很高,我做貿易的朋友有更多切身體會。」顏愛群又特別提到,完全感受到國家對香港的照顧,之前經歷黑暴危機,社會動盪時,國家就幫了很多忙,包括制定出台香港國安法。
顏愛群又指出,三年疫情亦令她感受到國家有很大的幫助,「國家給了很多支持,派醫生下來支援,亦有派防疫用品和藥品。當時我也有作為民間組織幫忙給市民派發物資,市民收到這些防疫用品也很感謝祖國。」另一方面,兩地交流更便捷及頻繁也是香港回歸祖國後的一大進步,顏愛群認為回歸後新開了很多口岸,亦有高鐵、港珠澳大橋等,如須快速或有急事回內地,亦比從前方便得多。談及到對香港未來的期望,顏愛群表示,期望香港繼續保持高度自治,更繁榮昌盛,特區政府幫助更多基層融基層融入社會,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讓香港有更多機遇。
後記:彼此都是愛國的中國人
不論是甄韋喬(《26年前的我(上)》)、黃炘偉以至顏愛群,他們都是26年前回歸時26歲,他們都十分期待香港回歸祖國,而記者訪問他們,與他們談天說地時,最切身的感受,就是他們都很強調自己是中國人,而且是愛國的中國人。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經歷風風雨雨,始終都能穩步前進,除了因為有中央的全力支持,記者在想,香港依然散發出同舟共濟的獅子山精神,還因為有甄韋喬、黃炘偉以至顏愛群等香港市民,一直在香港、在自己崗位做好本份,支撐着香港的發展以及進步。
(點新聞記者嚴璐瑤、方熙報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