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勇
《愛國主義教育法》進入審議階段,標誌着我國將會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這對於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愛國主義教育法》提出了要增加港澳台同胞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要求,這為香港的愛國主義教育明確了前進的方向,拉開了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新篇章!
古往今來,愛國是流淌在每一個中國人血液中最真摯的情感,孫中山曾經說過,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習近平主席也提到「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中華民族復興的進程中,無數仁人志士在愛國主義的指引下前僕後繼,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繁榮發展而自強不息、不懈奮鬥。香港作為國家的一份子,必將會全力支持《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實施,而協助在香港落實《愛國主義教育》亦是香港社會各界責無旁貸的責任。
回歸26年,香港曾經歷風雨,2019年的修例事件讓香港社會認識到在香港社會推廣愛國教育的重要性。若沒有扎實的愛國主義教育,那麼推動人心回歸、青年人的國家身份認同則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希望特區政府能根據法律內容審視現行的各項政策,跟緊國家的步伐,不斷完善現行政策,讓愛國主義教育走入每個市民的心中。例如,增加中國近代史於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的教學比重、加強向學生宣傳國家發展成就及講解國策最新發展以及由政府規範管理抗戰紀念設施和遺址等都是非常普及愛國主義教育的方法,值得特區政府去研究探討。
在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們每個中華兒女都要大力弘揚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把個人理想同祖國以及民族的命運聯繫在一起,自信堅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