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陸地面積區區1115平方公里,卻擁有近750萬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密度以及人均壽命最高的地區之一。根據政府推算,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將由2014年的15%上升至2040年的30%,屆時差不多每3個人中就有1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近年香港多宗獨居長者「孤獨死」事件令人唏噓,不少獨居長者有緊急需要時子女未必在身邊,又或者照顧長者的子女也是花甲老人。人口老化帶來的長者養老安居問題不容忽視。
坊間不少人認為,最好的養老方式是入住安老院舍,但事實卻不然。先不說安老院舍的宿位「一位難求」,更重要的是,很多長者具備獨立自理生活能力,這些長者往往對活動空間和隱私空間有一定追求。對於一些有一定經濟能力的長者而言,安老院舍並非他們的首選。本集《香港房屋多條路》來到位於紅磡的「豐頤居」和位於牛頭角的「彩頤居」,看看這些由香港房屋協會(下稱房協) 推出的「長者安居樂」房屋,如何讓長者多一個樂享天年的選擇。
【樂齡設計結合智齡科技 養老貼心省心】
電梯等候區有座椅,電梯內有特製折疊座椅;走廊寬闊,樓道處處設有扶手;不同樓層用不同顏色,方便長者區分;單位門牌均以特大字體顯示,方便長者辨認家門;門口有特製掛鉤,讓長者回家暫掛物品騰出手開門;門上設有一高一低兩個防盜貓眼……走進房協今年推出的「長者安居樂」新項目「豐頤居」,樓宇內幾乎每一個地方都充滿了方便長者生活、出行的貼心設計。
房協總監(物業發展及市場事務)楊嘉康介紹,在「豐頤居」項目中,房協吸取了之前兩個「長者安居樂」項目的經驗,注入了更多的樂齡設計和智齡科技的元素。特別是在單位內部,全屋採用「低門檻」設計,洗手間設有防滑地磚和扶手,「無火煮食」的廚房內設有活動式地櫃,廚房的窗子安裝了攪動式窗戶開關器……更重要的是,單位內有「智能樂齡緊急支援系統」,通過客廳、臥室、廚房、浴室等空間設置的緊急救援鐘或一些感應裝置,以及長者的隨身裝置,能讓房協支援同事及時了解住戶在單位裏面的情況。在長者有需要的時候,只需按下裝置,就能獲得適切支援。一切設施,都是為了給長者打造一個可以舒心、安心的獨立生活空間。
「最初提到長者房屋,大家可能會和護理安老院舍有些混淆。」楊嘉康告訴記者,房協在90年代初已經預見香港人口老化所帶來的住屋需求,20年前開始推出「長者安居樂」項目。由於概念比較新,起初很多人都會將「長者房屋」等同於安老院舍,但其實兩者在本質上有很大的不同。
【用「長者安居樂」住宅推「居家安老」】
根據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資料顯示,「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目的是為有良好健康而可以自我照顧、又有足夠經濟能力獨立生活的長者,提供專為其設計,並附有綜合護理及支援服務的居所。」「長者安居樂」單位均以「長期租約」形式出租,年滿60歲、有一定經濟能力的長者在「一筆過」繳付租住權費後,便無需繳付租金,入住期間只需每月繳付管理費及基本服務費。換句話說,「長者安居樂」項目是專為長者而設的房屋計劃,透過提供在樓宇內附設醫療及護理服務的住宅單位,讓長者能夠在自己的家中安度健康晚年。
楊嘉康介紹,居住在長者房屋的長者,大部分都可以獨立自理生活,配合房協提供的醫療、護理、康樂和支援服務,讓長者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獨立性去選擇自己的生活,在身心健康上有保證。這正是房協正在推廣的「居家安老」概念。
過去二十年,「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共推出兩個項目,分別是位於將軍澳的「樂頤居」及位於牛頭角的「彩頤居」,合共提供567個單位。今年房協推出第三個「長者安居樂」項目「豐頤居」,該項目位於紅磡,提供312個單位,分別有一房,開放式,面積介乎235至403平方呎,預計今年8月開始揀樓。據了解,3月中旬房協開放示範單位時,有超過9500人參觀,收到約800個新申請,市場反響不俗。
【年滿60歲「一筆過」繳付租住權費即可入住】
「長者安居樂」項目「只租不賣」,「豐頤居」也是如此,合資格申請者一次性繳付一筆「租住權費」就可以終身租住,不必再繳付租金,亦不用擔心會被加租。根據住戶年齡範圍及所選單位大小的不同,「豐頤居」的「租住權費」介乎120萬至260萬元之間不等。除此之外,住戶每月還需繳付2000至3000元不等的「綜合服務月費」。想要申請「豐頤居」的長者需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收入及資產合計需滿足針對不同年齡組別及申請組合的門檻要求。不過,如果長者經濟資格未符合,只需有合資格擔保人承諾支付長者居於單位內的有關開支,也可以申請。若住戶提前退還單位,亦可以按比例獲得退還的「租住權費」。
在申請方面,「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採用單一輪候冊編配安排,申請者申請一次就適用所有「長者安居樂」項目,無需重複申請,申請時無需繳付申請費用。目前,連同今年推出「豐頤居」後的新申請在內,「長者安居樂」輪候冊上有約700個申請者。
【84歲「彩頤居」住戶樂享天年吟詩記錄】
「我以前在愉景灣住,真的是『各家自掃門前雪』。」84歲的獨居長者吳太說出這句話時,也不禁輕輕地搖了搖頭。「但是這裏(「彩頤居」)不是那樣,大家年紀差不多,溝通方面也比較容易互相理解,最開心是可以認識更多朋友。」吳太一邊回憶一邊講述着她在「彩頤居」生活的感受。
吳太居住的「彩頤居」,是房協20年前首批落成的「長者安居樂」項目其中之一。一次偶然機會,吳太得知有同學居住在「彩頤居」,實地看過後發現環境及服務都很不錯,引起她的興趣。經過了6年多的等待,她終於申請到入住的名額,目前已入住「彩頤居」大約4年左右。她覺得這裏充滿人情味,鄰里之間上落會互相打招呼。
吳太說自己有耳水不平衡,因此不能經常一個人外出,子女也不太有空陪她。「沒辦法,老人家或多或少會有些健康問題。」吳太說到這裏的時候稍微有些神傷,但是很快又恢復了樂觀,她表示,在「彩頤居」有專人照顧,而且有很多平安鐘,洗手間、廚房、客廳等都有,讓她很有安全感。
喜歡侍弄花草的吳太在家中養了很多植物, 每天都會根據陽光的方向「轉移」她的盆栽。家的面積不大,佈置卻十分雅緻,酷愛書法的她還給自己準備了一張用於練習書法的書桌。這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很喜歡笑,不難感覺到她在「彩頤居」過得很開心。在她家中的床頭、客廳、廚房、洗手間,也有小小的「平安鐘」,雖然款式相比「豐頤居」的是上一代的「平安鐘」,但也起到了讓長者安心居住的作用。
「遠眺環山綠草紅花遊人徑, 高聳民居萬家燈火繁華地。泳水池畔亭台樓閣宜休憩,安逸無爭雅緻彩頤是我居。」吳太朗讀了一首自己寫的詩歌。這是她住進「彩頤居」之後有感而發之作,描寫居住環境,感慨居住的愜意。最後一句「彩頤是我居」,表達出她對「彩頤居」的高度認同。吳太直言:「住在這裏很滿足,很有安全感,又給老人家多一個選擇,讓老人家覺得自己還是一個獨立的人。」
【長者房屋有較高社會回報價值】
現時,「彩頤居」和「樂頤居」共住約六百多位長者,當中超過80歲的長者佔一半以上的居民數目。楊嘉康介紹,從第一個項目入伙到現在,有很多居民住了20年以上,很多住客都十分長壽。
房協曾委託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進行分析,並計算「社會價值回報」,結果顯示,「長者安居樂」的居民在各方面的狀態比一般長者都較為理想,在抑鬱或認知障礙的比率上亦相對較低。讓長者保持身心健康,從而減少對公共醫療的需求,亦可以減少對安老院舍的需求。楊嘉康表示,在「長者安居樂」項目上,房協每投入1元,就有5元的「社會回報價值」。
楊嘉康指出,房協除了現在的3個「長者安居樂」項目合共888個單位,以及新的規劃或者興建項目合共1100個單位,一共加起來大約只有2000個單位,遠遠滿足不了「居家安老」需求。房協希望起到示範作用,讓其他業界朋友來參觀、分享和交流,鼓勵業界或者啟發他們向長者房屋這個方向多作考慮。
【冀更多持份者參與開發「樂齡居所」】
仲量聯行評估諮詢服務部大灣區拓展總監陳曼藝表示,香港的人口老齡化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對香港來說彷彿是一個「定時炸彈」。她希望在「樂齡居所」這個板塊中可以有更多的投資者,或者一些房地產商可以進入這個市場。她以房協為例,指長者入住前需要繳付一筆費用,其後每月交服務費,可視為本港市場就長者房屋的收費模式「試水溫」。
不過,現實問題是,如果要進入這個市場,很多時候投資者都要看利潤的計算。陳曼藝提到,希望政府可以向發展商提供地價優惠,或者在一些政策、條例上有一些修改,增加私人市場發展樂齡房屋的誘因,令更多投資者和地產商可以進入這個市場,既可以解決社會問題,又可以有投資回報,達到雙贏。
近期不少立法會議員、政府官員參觀「豐頤居」後都感慨設計無微不至,「啱晒老人家」。無論如何,「長者安居樂」項目確實為部分有一定經濟能力的長者安享晚年提供了多一個選擇,亦為安老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概念。房協亦對市場有信心,未來會積極籌備更多項目,為香港長者提供更多樣化的住屋需求。
(專題節目攝製組:蘇婷、丁旻、葉德榮、任青、周楎、Sunny)
————————————
【香港房屋多條路】專題節目
編者按:居住問題一直是香港社會熱話,不少港人時常把「輪唔到公屋、抽唔到居屋、供唔起私樓」掛在嘴邊,感慨「住得細、住得差,冇計喇!」事實上,為解決房屋问题,政府和不同社會機構持續推出各類房屋計劃,滿足不同階層市民的需求。特別是近年來,有過渡性房屋、擴大青年宿舍等計劃上馬,也有「光屋」、「長者屋」加入,未來還有「簡約公屋」。這些計劃是否能令香港房屋多一線生機?能否讓市民安居樂業?對此,點新聞深度挖掘,走訪針對青年、長者、短貧戶等幾類人群的房屋計劃,有些為舒緩房屋壓力,有些為實現居家安老。在公屋、居屋、私樓等常見居住選擇之外,我們用《香港房屋多條路》專題,探討解決居住問題的「多條路」,呈現目前香港社會不同持份者對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的嘗試。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