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港人精神健康指數值54分 A4聯盟倡訂立長遠健康政策

A4聯盟公布一項關於港人精神健康問卷調查。(點新聞記者子言攝)

【點新聞報道】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恐怖斬人案,兩名女子不治身亡,兇殺案引起社會很大迴響,各界關注精神病患者支援問題。「A4聯盟」立法會議員楊永杰、張欣宇、 梁文廣、林素蔚今日(10日)公布一項問卷調查,412名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指數只有54分,評分為一般水平,有八成五受訪者支持政府有需要定期為全港市民開展「精神健康普查」,建議政府為港人精神健康訂立長遠政策,加強關愛隊的培訓。

A4聯盟在2023年6月9日至6月25日期間,透過網上問卷調查了解香港市民精神健康狀況及紓緩壓力的方法,成功訪問412份來自香港的有效回應。調查發現,受訪者按「世界衞生組織五項身心健康指標調查」(WHO-5),測出的精神健康指數為54分,評分為一般水平,僅僅以2分之差通過測試評為合格。有八成五受訪者支持政府有需要定期為全港市民開展「精神健康普查」。

張欣宇表示,近五成人指身體健康問題及其工作是壓力的來源,四成人則指壓力來源自日常生活的經濟壓力。(點新聞記者子言攝)

楊永杰及張欣宇表示,近五成人指身體健康問題及其工作是壓力的來源,四成人則指壓力來源自日常生活的經濟壓力。當面對精神問題或壓力時,近六成人選擇以個人興趣愛好減輕壓力,例如帶氧運動,聆聽音樂等。其次,有四成一受訪者選擇與朋友傾訴或擁抱來減輕壓力。另外,有三成受訪者選擇以思想放空來減低壓力。

梁文廣指出,面對目前各種形式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務,有四成人認為非藥物治療,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等是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有三成七的人認為「一對一」方式的心理治療或輔導是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有兩成五的人選擇教育講座及電話心理治療輔導。尋求幫助遇到的困難方面,近六成人認為精神健康需要人士在尋求幫助時會擔心受人歧視,約五成人認為精神健康需要人士不懂現有的支援服務,約四成人認為公立專科服務資源緊張,輪候時間長及經濟上有壓力。

陳先生亦曾與多位同樣情況的朋友向政府反映,要求政府增加資源,提供恒常服務支持照顧者,可是政府未有重視。(點新聞記者子言攝)

陳先生是一名精神病患者照顧者,妻子10年患有思覺失調,長期出現幻覺及幻聽,需要吃藥及打針穩定情緒。陳先生在記者會上表示,醫院給予的針藥對妻子有不良反應,注射後出現肌肉腫痛,幻覺及幻聽未有停止,後來查詢資料後才發現針藥毒性太強,多次要求轉藥後才有改善,陳先生嘆言照顧家人令自己都身心疲累,情緒不穩,數年後自己曾患上抑鬱症,他曾多次向不同的機構求助,可是坊間欠缺相關支援,部分機構的社工上門3次後就不再跟進,陳先生亦曾與多位同樣情況的朋友向政府反映,要求政府增加資源,提供恒常服務支持照顧者,可是政府未有重視。

林素蔚表示,政府需定期為全港市民開展精神健康普查.(點新聞記者子言攝)

針對問題,A4聯盟提出多項建議。林素蔚表示,政府需定期為全港市民開展精神健康普查,建議每5年進行一次全港追蹤性的精神健康調查,以便更精準掌握市民大眾的精神健康數據,並透過社區力量,例如區議會、地區三會、關愛隊、同鄉社團等協助做好精神健康調查,同時,政府應資助地區「關愛隊」接受精神健康急救培訓,提高社區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和支援能力,找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並轉介患者往地區康健中心或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跟進。

林素蔚認為,政府應善用地區康健中心的職能,將先導計劃拓展至所有地區康健中心及康健站,以識別所有「隱形」的精神病患者,及早進行治療,由臨床社工及精神科輔導員,擔任地區康中心精神健康服務的提供者,透過地區康健中心治療患者及教育非患者,在醫管局社區精神科服務跟進的個案,有關的個案經理得到服務使用者的同意下,可轉介個案至綜合社區中心接受合適的服務。加強患者治療方面,林素蔚建議政府資助患者注射「長效針劑」,幫助病識感不足的患者控制病情,將「長效針劑」納入資助或半資助範圍,增撥更多資源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

梁文廣建議擴大公私營合作,包括政府可研究設立恒常基金,資助市民接受治療。(點新聞記者子言攝)

梁文廣建議擴大公私營合作,包括政府可研究設立恒常基金,資助正在正輪候公立醫院精神科專科門診新症且有經濟困難的香港居民,到指定私家精神科醫生接受治療,資助額為診症費及藥物費用的八成,每次上限為2000元,同時加強市民對精神病的認識,營造共融環境減少歧視,透過舉辦更多工作坊,讓市民體驗精神病患的生活和困難,減少對精神病患的偏見。

楊永杰表示,目前政府人才清單上,醫生須符合本地註冊資格和要求才能來港服務,予人「大門開小門不開」之感,建議政府應增加或引入精神科醫生和社康護士人手,例如透過擴大人才清單專門引入精神科醫生,同時加強本地人才培訓,缩短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讓病人可以盡快得到適切治療。

對於政府對精神病人的態度,楊永杰認為政府過去未有制訂長遠的精神健康政策。(點新聞記者子言攝)

對於政府對精神病人的態度,楊永杰認為政府過去未有制訂長遠的精神健康政策,鑽石山荷里活廣場悲劇事件發生後,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制訂政策以前需要收集更多的資料。被問及每5年精神健康調查時間會否相隔太長,楊永杰則指政策需要時間落地,調查時間相距太短可能看不到成效,認為5年是理想的時間。

(點新聞記者馮沛賢報道)

更多閱讀:

杏林細語|資訊爆炸如雙刃刀 少看負面人快樂

李玟離世|本港逾30萬人患抑鬱症 醫生:失眠屬惡化先兆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港人精神健康指數值54分 A4聯盟倡訂立長遠健康政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