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恐育現象(上)| 不願生育的時代 我們經歷着什麼?

「生孩子女人遲早要經歷,晚生不如早生;趁我還能幫忙帶,趕緊生;沒有孩子,你婚姻會散的……」以上對話,都是年輕女性耳熟能詳的催生術語。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早前發布《2023年世界人口狀況》,其中,香港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每名婦女平均僅生育0.8名子女。照現時人口老化速度計算,2050年香港將有40.6%人口為65歲或以上,人口結構或漸現勞動力斷層。

行政長官李家超11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回應「退學潮」問題,表示除了人口向外遷移,造成適齡人口減少的另一原因是本港出生率低,政府亦在想辦法鼓勵生育。

「恐育」成為共識?

港人生育意願跌至有紀錄以來新低。最新調查顯示,76%的受訪者表示不願哺育下一代。不考慮生育的受訪女性中,主要原因依次是經濟壓力(53.1%)、管教責任(31.9%)、享受自由生活(29.2%)、教育壓力及住屋細(28.3%)、身體狀況(23%)等。

為免有失偏頗,記者找到不同年齡段、不同婚戀狀態的對象進行了採訪。

25歲男子小迪直言,自己是不婚不育主義,「窮人還要生育,這樣會造成孩子自卑」。面對這一略帶偏激色彩的言論,記者轉換角度,「有沒有擔心老了以後會孤單?」「錢賺夠了,什麼都不是問題,再說養兒也未必防老。」「如果未來社會的人口結構愈發老齡化怎麼辦好?」「跟我個人有什麼關係呢?我承認我比較自私。」第一場採訪對話結束,受訪者的話雖然未必合情理,卻代表了當今「不生育」陣營的典型論調。

單身男性小迪的日常消遣是和寵物狗外出散步。(受訪者供圖)

記者還認識一對經濟條件較好的戀人(寶兒、阿寧),雖然不存在過多經濟負擔,卻也無意願生養孩子,原因是常年出差和高壓工作,讓二人沒有足夠精力去照顧下一代。兩人尋找陪伴和寄託的方法,就是養貓。受訪者雖然沒做過父母,但養過幾隻貓。曾經有隻貓,得了絕症,兩年花費近二十萬,但貓咪似乎「不知感恩」,還常常展現出攻擊姿態,這激發了這對青年對撫養孩子的焦慮,「在那一刻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它不是貓,而是一個孩子——如果生出來是一個不可控的孩子,怎辦?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擔心,很多人都這麼想。」

寶兒和阿寧的貓身患長期疾病,令他們深感養育生命的沉重責任。(受訪者供圖)

記者再找到一對已婚人士(阿星、安安),兩人平時喜歡遊山玩水,嘗試新鮮運動,生活不亦樂乎,「我們不是富二代,只是把錢和業餘時間都放在享受生命上」。不生育是他們面對生活的取捨,「不希望孩子打攪二人時光」也代表了一部分「丁克群體」的觀念,甚至在Instagram上有一個賬號叫做「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特指「雙收入,具有生育能力而自願不要孩子的夫妻」。

阿星與安安婚後安享二人世界。(受訪者供圖)

收集了未育人士的理念後,記者再採訪了一位已婚已育的90後寶媽小雁,她表示,養育四年都沒有找到生育的意義,只談了這些年的變化:1. 三年沒去過電影院,沒出過遠門旅遊;2. 連續兩年晚上沒睡過整覺;3. 下班已經很累了,但還要強撐陪玩2至4小時一天;4. 由於工作忙,沒有充分時間帶孩子,被迫與原生家庭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5. 夫妻教育孩子達不成一致,一方十分溺愛,一方謹小慎微,經常吵架。最後,她談到自己想進修深造,以尋找生命的意義,想體會多味的人生,但覺得除去養育孩子80%的精力外,便只想躺着,慨歎「接下來的人生,不會再有自由感了」。

小雁婚前有做手工的愛好。(受訪者供圖)

「恐育」源頭在哪?

恐育的箇中原因可大致分為經濟、住房、教育、觀念、科技五方面。香港生活成本和樓價冠絕全球、居高不下,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只有172平方呎(16平方米),夫婦在計劃生育時必然會考慮居住問題是否足夠。此外,除了一般教育和育兒開支,鑑於香港教育制度競爭非常激烈,不少家長為了讓子女「贏在起跑線」,亦需支付林林總總的課外活動及補習費用。特別是隨着高學歷人數的增加,年輕人不再重視「傳宗接代」的傳統觀念,取而代之是更享受自由生活,追求個人發展及事業成功。隨着醫學技術更發達及社會更開放,女性透過凍卵等方式也可推遲生育計劃。再者如今網絡世界各種焦慮盛行,長期混跡網絡的人脫離真實社會,欠缺真實感知,越發不願生育。

此外,婚姻狀況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育水平,近年結婚率下降,由2018年起跌穿5萬宗,至2022年更下降至不足3萬宗。女性遲婚情況在過去30年越趨普遍,初婚中位數亦由26.2歲上升至30.6歲。

部分已婚已育女性認為,育兒責任與自由人生存在衝突。(影視截圖)

政府鼓勵生育成效不彰

政府多年來推出了多項鼓勵生育的措施,可惜成效未如理想。其中將女性法定產假由10星期延長至14個星期,男士侍產假亦增至5天,然而兩者日數均遠遜於內地和不少歐美國家,加上香港更沒有法定的親職假期,父母仍然缺乏足夠照料初生嬰兒的時間。

此外,香港大部份父母均為在職父母,需要託兒服務支援。雖然社會福利署資助非政府機構提供多種幼兒照顧服務,包括幼兒中心服務、暫託幼兒服務、延長時間服務等,但嚴重供不應求,在2021-22年度,幼兒中心服務名額合共約3.7萬個,其中僅約8700個是資助名額。然而政府的日間幼兒中心資助名額規劃比率,為每2.5萬人有100個名額,但目前香港的相關服務仍然十分短缺。

經濟支援方面,最新的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子女免稅額由12萬元增加至13萬元,而中學、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學生每年亦可繼續獲發2,500元的學生津貼。然而這些支援幫助未必大,實際上對比整個生育成本只是杯水車薪,或能減輕部分已有計劃生育的父母的負擔,但恐怕難以成為生育的誘因。

議員:及早完善鼓勵生育政策

政府必須制定完善的鼓勵生育政策,加大鼓勵生育措施的力度,才能避免人口結構斷層進一步擴張。

李家超曾坦言,生兒育女是屬於每一個家庭的重要決定,政府暫時無意設立生育警戒線。(美聯社圖)

1. 增設生育津貼

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是於任期內分娩的議員,她建議政府先向合資格的夫婦提供一次性的「新生嬰兒現金資助」,同時研究提供恆常補貼,其津貼金額可定期檢討和調整;稅項優惠亦能加大力度,例如進一步提高子女免稅額,並建立累進制,讓父母生育越多子女便能享有越多的免稅額。

2. 完善育後支援

立法會議員林琳則是近期於任期內分娩的第二位女議員,年過不惑的她直言,在生育前三思不是壞事。對於抱有「不生育」價值觀的群體,林琳認為沒必要橫加干涉,家屬亦沒必要催生,否則只會滋生逆反心態。但仍有一部分人會有哺育下一代的願望,卻因為一些焦慮和擔心不敢邁出這一步,對於這部分群體,社會若做好配套支援,也能可觀地提高生育率。比如,成立「托兒服務公司」,建立品牌,由政府補助,對應孩童的年齡可擴展至10歲,並提供一站式提供服務。

調查顯示,嬰幼兒無人照料是阻礙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超過1/3的家庭有託管需求,但供給明顯不足。(微博截圖)

3. 善用科技輔助生育服務

上文已提到現時香港男女愈趨遲婚,容海恩建議,為了讓遲婚男女提供多一個選項,政府應考慮加強推廣卵子及精子冷藏服務,並提供適量津貼,藉以吸引更多人考慮生育,提高生育率;此外,為「想生不能生」的夫婦引入中西醫結合治療,以及減少公營輔助生育服務的輪候時間。

林琳提示了普遍被忽略的一個問題,即育齡女性的身體狀況,「很多女性年輕時不知身體內的排卵情況,導致在計劃備孕的年紀,發現已經貽誤了最好的懷孕時機。政府應該集體為二十歲的女性篩查卵子數量,讓她們提前清楚自己的適育時機,有計劃地結婚生子。」此外,試管嬰兒服務代價高昂,政府亦可考慮提供津貼。

生育對女性身體造成的不可逆影響也成為女性難以跨越的心障,林琳表示,身體的損傷固然難以避免,所以生育問題屬於個人意志,即是否願意付出一定的代價,迎來下一代。

議員建議增設生育津貼、完善託兒服務、利用科技輔助生育。(點新聞資料圖)

結語

如今,生育率下跌已成為世界普遍趨勢。據聯合國統計,全球生育率於1960至65年期間達到高峰的5.03,即每名適齡女性平均生育5.03名孩子,惟之後逐步下降,除非洲外,其他6大洲全綫下跌,最近一個5年期(2015至2020年)已跌至2.47。各地政府為了鼓勵民眾生育,普遍增加育兒、社福及房屋方面的資助,可惜成功例子少之又少。

科技發展、觀念轉變,以及養育成本高昂是影響生育率的三座大山,全球性通脹也加劇了這種影響。人們愈發感到——只有在一個安全的社會,才能輕鬆地規劃包括婚姻和孩子在內的未來。那麼,「和生活艱苦的上一代人相比,我們不願生育的深層心理原因究竟為何?」「女性在職場發光發熱,是否有利於社會發展?」「如果政府補助生育,補多少才夠?」曾在網絡因發表生育言論而激起爭議的中原地產集團創始人施永青,將會在下一輯專題與我們探討以上問題。

一位母親曾表示,她希望孩子也能有自己的孩子,原因是,在雙親都離開後,她的孩子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以血緣維繫的親人。不生育的原因很多,但想生的理由,或許一個就夠了。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

相關報道

李家超:適齡入學人口減少乃結構性問題 樓宇安全屬業主責任

香港人口政策調查:66%青年無生育意願

內地女性終身不育率達5.16% 佔比將繼續升高

韓國2019年總和生育率、新生兒數均創歷史新低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恐育現象(上)| 不願生育的時代 我們經歷着什麼?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