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恐育現象(下)| 施永青再論「生足二胎才避孕」:社會責任高於個人主義

【點新聞報道】當今時代,「恐育」話題往往一石激起千層浪,互聯網上有一個新詞,「濫生無辜」。行政長官李家超繼11日提及鼓勵生育的話題後,在15日續指,政府內部正研究如何提高本地生育率,至於是否要提供經濟補貼、房屋資助鼓勵生育,其他國家相關政策的成果未如想像,將會集思廣益。

接上文在《恐育現象(上)|不願生育的時代 我們經歷了什麼》中,點新聞梳理了年輕人迴避生育的多個社會因素,又諮詢議員解決生育難題的社會良方。在本文,記者將在與施永青的對談中,揭示這個時代恐育的深層心理原因。施永青提出限制二胎以下家庭使用避孕產品的「絕對策略」,是否為合適之舉?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解釋。

中原地產集團創始人兼主席施永青早前提出「生育兩個孩子後,才有權使用避孕產品」的生育策略,令不少網民震驚,有人批評想法匪夷所思,「以後買避孕套都需要出示孩子出生證明」。點新聞記者近日與施永青再次聊及這一度令其備受爭議的話題。

施永青曾提出,生育兩個孩子後,才有權使用避孕產品。(點新聞圖片)

施永青:生育率下跌根本原因是個人主義風靡

施永青並不認為生育成本過高是導致生育率下跌的根本原因,「以往時代的條件更加艱苦,甚至受限於醫療技術,生育對女性而言意味着極大的生命危險,但人們一股腦兒地就生了,說白了,當初大家沒有太多選擇,都按照社會工序良俗做事;如今經濟發展了,受教育程度提高了,科技更加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所以個人主義過度膨脹,蓋過了國家和種族的需求。」

的確,一些青年認為,「老一輩人喜歡歌頌苦難,是不可取的。」如果某些人,恰恰覺得沒有孩子會活得更好,是否應尊重他人意志呢?施永青對此提出了「天道」的概念,認為生育是生而為人所應遵循的「天然責任」,也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他認為,要解決生育率下降,必須對個人主義的某些主張進行適度的壓抑,把種族的延續視為每個人都要承擔的道德責任。

香港坊間有數據顯示,養育一個孩子,平均需花費500萬元。(美聯社圖)

施永青:倫理教育刻不容緩

生育關乎社會責任感是不假,但生育可能是宏觀問題裏最特別的一個。經濟蓬勃發展大家是能感受到的,但是生育給國家帶來的蓬勃生機,大家感受不到,反而生育給個人的痛苦是非常實在的,分娩的疼痛、紙尿褲、學區房、輔導班……這種情況下,怎麼能夠說服一個個體去生育?記者繼續替一部分年輕群體追問,「但有些人覺得,人生短短幾十載,他們覺得不必考慮人類的發展史。」

施永青回應,所以這就是「家庭倫理道德教育」的不足,有關生育的倫理綱常必須馬上灌輸。說到底,他認為生育意願低下其實是個人自由主義的膨脹破壞了社會集體主義。

生育率下跌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嗎?

世界目前普遍出現了生育率下跌的現象,隨着城市化和流動性的增加,人的生存自然不再那麼依賴於家庭或宗族,這是否可以歸納為,隨着時代的發展,個人主義的盛行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低生育率」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施永青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未必如此,「任何時代,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都是同時存在的,只不過有時某一種文化更加強勢,只要將個人主義的過度盛行撥亂反正,生育率就有提高的希望。」

施永青:所謂「限用避孕產品」屬下策

進一步說,施永青認為,當人口面臨滅絕的危機,國家將會採取義務性生育措施,「就像服兵役一樣」。關於「生足二胎才有權使用避孕產品」,有人指出造成性病高發的風險,尤其將招致女性的反對,但他補充,自己並非話在今天就要實行這套做法,強調當人類的數量跌至某個危險水平時,政府將可能被逼出此下策。

其後他解釋,自己並不是宗教上的原教旨主義者,所以並不贊成全面禁止避孕,但認為可以在一個人完成最基本的生育責任,如生了兩個孩子後,可以有權使用避孕產品,以確保祖先的構想,起碼有一部分可以落實。

生育補貼發多少合適?

還有一件市民普遍關心的潛在政策,就是生育補貼。

「您覺得政府該發放生育補貼嗎?發放多少合適?」

施永青沒有給出具體數值回答,原因在於「發放補貼」在他看來不治本,甚至標也難治。「如果真的發放到一個大部分女性都心動的數額,國家是給不起的;政府給得起的價碼,卻幾乎收效甚微。」

他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韓國連續10年是全球生育率最低地區,政府「重金求子」之路接連撒幣,過去16年花費約280萬億韓圜(約1.66萬億港元),但成效不彰,每名當地女性平均生育率,由前一年的0.81跌至去年的0.78。

生育率下跌是全球普遍現象,非洲除外。(點新聞資料圖)

女性職場VS家庭角色 哪個更積極?

記者提出一種看法,不少香港專家看到了女性經濟地位提高帶來的正面影響:女性的勞動力從家庭釋放到職場,長遠而言有優化勞動人口之效。即隨着女性逐步卸下母職重擔,在生育上改以貴精不貴多為原則,造成遲婚甚至更低生育率的同時,也讓子女所獲的家庭投資隨之增加,催生更多高質素的下一代,並成為牽引經濟繁榮發展的主要動力……

施永青沒有猶豫就打斷了記者的陳述,講出他的判斷:「這無非是小利和大利的問題,女性回歸職場帶來的效益屬於小利,如果因為職場放棄生育,長期以往,對社會造成的損失遠遠超過其在職場創造的利益。」

結語

樓價昂貴以及社會高度競爭等問題,或許是恐育現象的表面原因,施永青從「個人主義」的角度解釋了生育意願下跌的深層心理原因,也提出了「倫理教育」這一中長期對策,及「限用避孕產品」的「終極手段」,為我們這個時代提供了一個強硬派的觀點參考。

最後,記者想分享一位「過來人」的觀點:養孩子未必一定老有所依,但當人生走到後半場,逐漸失去雙親和摯愛,喪失了行動能力,甚至失去了品嘗美食的能力,唯一的需求就是精神寄託。除了負擔,孩子或許更可以帶來快樂和希望,讓人類學會承擔和成長,理解父母的不易,完善人格和生命。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

相關閱讀:

恐育現象(上)| 不願生育的時代 我們經歷着什麼?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恐育現象(下)| 施永青再論「生足二胎才避孕」:社會責任高於個人主義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