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大坑西新邨重建 居民生活開新篇章

大坑西邨。(點新聞資料圖)

文/梁文廣

大坑西邨即將進行重建,平民屋宇公司早前公布了回遷安排及相關支援措施,為現有租戶提供合適的搬遷方案與租金津貼支援,亦已經開始與居民簽署接受重建安排的法律文件及發放第一期津貼。然而仍有少數租戶堅持要求「一屋換公屋」,這與政府、房屋委員會的首要任務「及早恢復三年上樓目標」相違,亦違反公平原則,相信政府及房屋委員會難以接納這些請求。

目前香港有近13萬戶家庭的居住條件不達標,特別是劏房問題影響深遠。因此,盡快改善不適切居所居民的生活環境成為本屆政府的重要目標和大方向。大坑西邨重建項目竣工後將提供超過3300個單位,當中約有1300個用於重置現有租戶,旨在滿足合資格租戶的回遷需求,這意味著大部分合資格租戶將有機會在重建後的新居所繼續安居,平民屋宇公司亦會給予租金津貼協助租戶遷出,以緩解他們在遷出過程中面臨的經濟壓力和困難。由此可見,平民屋宇公司已向租戶給予充足的津貼,若再將公屋資源提供給大坑西邨租戶「打尖」,這對所有輪候公屋者不公。為保持政策一致性與對所有市民的公平性,政府與香港房屋委員會應優先確保更多市民能夠在合理的時間內獲配公屋,及早恢復三年上樓的目標,因此亦不宜動用公共資源滿足少數租戶的要求,以免影響尚在排隊等候上樓的劏房住戶。

目前,房委員仍有相當多樓齡較高的屋邨急需重建,如南山邨、石硤尾邨等。若有適合的公屋資源,應優先考慮作為這些舊屋邨的接收資源。房委會目前有既定的安置政策,包括清拆寮屋和受市建局重建項目影響的違例天台屋住戶,這些項目應優先考慮作為接收資源,而平民屋宇公司屬於私營房屋,不符合現行的安置政策,若批准此特例,會對日後房委會的安置政策執行產生莫大影響。

筆者與地區人士一直與大坑西新邨居民保持聯繫,亦有了解居民,特別是長者租戶的擔憂,部分正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的居民擔心收到津貼後會因入息或資產超額而不再符合領取公共福利金資格而失去生活保障,經向勞工及福利局和社會福利署反映及爭取後,社署最終為受影響的居民制定豁免計算有關津貼的特別安排。又有居民擔心即使平民屋宇公司給予回遷租金津貼,私人樓宇業主也會因年齡問題未必願意出租單位給這類家庭,從而影響他們尋找新住所,駐邨社工隊亦為居民提供支援服務,例如協助租戶轉介物業顧問尋找住所,申請過渡性房屋,以及社會福利服務或資助。近日亦已安排租戶參觀「博愛江夏圍村」及位於錦上路港鐵站旁正在興建的「恒莆新苑」,有近百名租戶成員參與,部分租戶亦初步表達有意申請。

大坑西新邨已有近60年的歷史,不少居民從年輕時就入住至今,對這個社區有著深厚的感情。期望大坑西新邨的重建遷置安排能夠順利進行,在方案公佈後至重建期間,加強與居民的溝通及聯繫。同時亦希望在日後的重建項目中,能夠盡量保留原有社區的鄰里關係,重塑大坑西新邨的人情味。雖然這次重建和回遷安排對居民將會有短暫的影響,但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坑西新邨居民未來一定能夠順利遷至新的居所,開啟嶄新的生活篇章。

(作者為香港立法會(九龍西)議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大坑西新邨重建 居民生活開新篇章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