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香港書展|馬伯庸暢談中國近代醫事傳奇 透露新作講「廣東吃貨的故事」

【點新聞報道】有「文字鬼才」之稱的內地作家、編劇馬伯庸前日(22日)亮相香港書展,以「小說與中國近代醫事傳奇」為題與數千名香港讀者暢談「醫術之外」的中國近代醫學趣事。

講座主題緣起於馬伯庸202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大醫》,作品聚焦中國近現代40多年間的醫療故事,篇幅近80萬字,為創作這一作品,馬伯庸曾花費三年時間調研中國近代醫學史。接受點新聞採訪時,馬伯庸表示,《大醫》對自己而言是比較特別的作品,從題材和所涉及年代,都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最大的困難是技術性的。」馬伯庸說,因為自己並非醫學專業出身,創作這樣一部作品,要做到「不讓讀者覺得自己是外行」,就要研究醫學發展史,了解其中的細節。他舉例說,比如1910年之前輸血是不分血型的,如果寫了分血型,那麼「你對了但也錯了」。又比如1945年之前盤尼西林沒有進入中國,在這之前醫生用什麼去抗菌?你要了解到那個正確的東西叫「磺胺」。

除了專業技術問題,馬伯庸還盡力讓作品呈現出民國時期的時代質感。他透露,為實現這一目標,自己在創作期間閱讀了《申報》《大公報》等大量民國時期的報紙,「我看得最多的是廣告,因為那可以說是最時髦的用詞,最能夠反映當時時代風貌的東西。」

在此過程中,馬伯庸發現,比如從清末開始,廣告都在強調藥品來自西洋,講「西洋大醫生炮製」,但1920年代之後,開始出現「東洋」的概念。馬伯庸說,這就對應了當時日本經濟的崛起和文化的入侵,是時代變遷和社會變化的體現。

未來不會挑戰編劇

《長安十二時辰》、《顯微鏡下的大明》等一系列影視劇熱播,讓「馬伯庸宇宙」備受關注。對於自己的作品受到影視編劇青睞,馬伯庸表示,從創作者的角度,最重要的還是要創作出好故事,只有故事好了,才會有人願意看你的作品,也才有改編的價值。馬伯庸強調,這個行業是透明的,沒有人能夠欺騙大眾為不好的作品埋單。

至於所謂的「馬伯庸宇宙」是否存在,他笑言自己特別害怕「宇宙」這個詞,也因此在每部作品都盡量選擇不同年代,讓故事之間相互獨立。

在馬伯庸看來,小說和劇本的創作,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表達方式,小說創作可以通過各種敘述方式完成,類似一種「詩化的語言」。但劇本是一種視聽語言,必須通過動作、聽覺的要素傳達信息,編劇作為龐大工業環節的第一環,需要導演、演員、服化道等工種的配合,才能達成最終的呈現效果。「這是兩個不同的職業,一定要互相尊重。」

由馬伯庸擔任編劇的電視劇《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年初開播,算是其在編劇領域小試牛刀。不過他透露,未來短時間內並不打算在編劇領域做更多嘗試。

新作講「廣東吃貨的故事」

在書展講座回答觀眾提問的環節,馬伯庸透露自己正在創作的作品是講廣東的一個「吃貨」的故事。據瞭解,此書名為《食南之徒》,是以西漢時期南越國為背景的短篇小說。馬伯庸介紹稱,小說講述主角唐蒙初到南越國時,吃到了一種名叫「枸醬」的美食,但他發現這種醬並不產自本地,於是便沿珠江開始尋味之旅。最終,他不僅來到了「枸醬」產地貴州,還意外發現一條五嶺之外從漢朝領土進入南越國的路線。隨後,他建議漢武帝修了一條路繞過貴州,並派兵平了南越國,在該地設十郡。

馬伯庸透露,該書已創作過半,最快將於今年年底推出,「希望明年我還能來到香港書展,與大家講述這個故事」。

對於香港,馬伯庸則表示,自己是聽粵語歌長大的一代人,香港本身亦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歷史素材,「相信機緣到了,就會自然地將這些歷史元素融入到我的作品中。」馬伯庸說。

(點新聞記者沐晚報道;視頻攝製:Sunny、怡佳、葉德榮)

更多閱讀:

香港書展|余華講座逾萬人報名  臨時加開下半場

香港書展講座安排不周被鬧爆 預約到場者遠超可容納人數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香港書展|馬伯庸暢談中國近代醫事傳奇 透露新作講「廣東吃貨的故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