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講真D|施政報告應重點刺激經濟

文/陳術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10月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公眾諮詢昨日展開,政府會舉辦超過30場諮詢會,李家超表示,在未來的日子,特區政府會繼續務實工作,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為香港謀取更大的發展機遇,讓市民得到更為幸福的生活。昨日,其實政府也公布了本港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預估數字,按年升1.5%,按季反而下跌1.3%,筆者認為,今次施政報告的重點,理應是盡量減少外圍環境對香港經濟的壞影響,全力推動及提振經濟。

對於新的GDP數字,不同人士有不同解讀,筆者想法較為直接,就是疫情過去,香港與內地以至世界全面通關,理論上,即使受外圍以至加息因素所影響,香港經濟理應還有理想或預期的增長,可是,本港今年第一季GDP升2.9%,按季升5.4%;來到第二季,升1.5%,但按季跌1.3%,儘管有訪港旅客等消費力帶動,本港經濟還是「得不償失」(貨物進出口繼續按年大跌),在這情況下,香港須在環球經濟不景時探求新出路,為經濟找出有力的新增長點。

留住本港市民 吸引更多旅客

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黃達勝接受報章訪問時,就指出政府應推出更多措施提振訪港旅遊業及私人消費,建議政府多舉辦有建設性和特別的活動去吸引市民留港和內地及外國人來港消費;無獨有偶,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近日也在倡議政府搞夜市推動經濟,以營造氣氛改變港人生活模式,今日在電台節目中,他就表示香港可以舉辦例如泰國等地都有的夜市,不止能吸引旅客,亦會令本地人有更多地方可消遣,帶動本地經濟。

邵家輝又指,參考台灣、內地、韓國的經驗,各地也不會只有一個地方有夜市,建議可以增加多一些夜市,而且這些夜市要具有香港特色。在旅遊層面推動經濟,是吸引旅客、增加本地消費的方式,筆者還有建議,就是現時全球經濟疲弱,但部分國家或地區例如東盟國家,在「逆市」還能保持經濟增長,而且地理位置亦與香港非常接近,特首李家超近日亦已出訪東盟三國,並簽下不少合作協議,特區政府可以在已經到訪、會面的基礎上,盡快推動香港進一步與東盟國家合作,例如探討能否增加向東盟國家出口以至輸出服務,看到哪個地方有機遇,就朝着哪些地方進發。

不能改變大環境 就隨環境而變通

不少分析指出,全球的加息周期已經見頂,之後利息等會穩定下來,筆者認為,全球經濟放緩不是一時三刻可復甦,特區政府必須「轉守為攻」,對內推動經濟、消費,對外則要探索更多以前不重視但極有經濟潛力的市場;過往,歐美日等市場是香港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如果她們表現不濟,香港在盡力保持原有市場之餘,就要進取地為香港探索新的機遇,東盟市場是例子,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可以是加強合作的貿易夥伴。在商貿史上,往往有一些國家、地區或機構能在逆境中進步及成長,當中關鍵,還在於她們能找到別人忽略的機遇,及時把握,把劣勢扭轉過來;傳統市場正在萎縮,而不同的新興市場,正待特區政府及商界去發掘,為香港經濟謀新的出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施政報告應重點刺激經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