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點發聲|后海灣蠔排暴增收成反銳減 業界盼發牌規管惡性競爭

【點新聞報道】近年后海灣蠔排數目急增,影響環境衞生、航行安全以至蠔民生計。政府計劃限制蠔排數目,實施有效管理,有業界代表歡迎新措施,希望能幫助本地蠔業跳出良莠不齊、惡性競爭的困局。

后海灣蠔業養殖協會一直推動政府規管蠔排數量。(點新聞記者王哲攝)

由漁護署、地政總署、香港警務處、海事處、環保署和民政事務總署組成的跨部門工作小組上月底公布,已擬訂行動計劃加強管理后海灣蠔類養殖活動,包括訂定合適範圍、限制蠔排數目及實施有效管理。

蠔業陷惡性競爭 蠔排數目十年暴增數倍

現時,本地蠔田集中於天水圍流浮山一帶。該處臨近珠江口的鹹淡水交界,鹽分高,浮游生物多,養出來的蠔相對肥美。據漁護署數字顯示,養蠔業於2022年的產量(淨肉計)約104公噸,價值為1400萬元。

后海灣蠔業養殖協會主席陳樹鋒形容,蠔業近年陷入惡性競爭。(點新聞記者王哲攝)

后海灣蠔業養殖協會主席陳樹鋒形容,蠔業近年陷入惡性競爭,蠔排數量越建越多,以致蠔苗缺乏食物,淨肉重量銳減,近年收成只達到以往六至七成,嚴重影響蠔民生計。

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則提到,蠔排由十多年前的二千個暴增到一萬四千個,情況接近失控,認為政府加強管理,作科學統計,尤其是該片水域可容納的蠔排數目,有助本地蠔業可持續發展,「個海得咁多魚,你安排一萬艘漁船,好快就冇晒。如果政府話只夠容納五千個、八千個蠔排,大家一齊圍繞這個數字進行分配」。

發牌屬身份認證 助創造更大經濟效益

本地蠔苗由養殖到推出市場,需時約兩至三年才能收成,一旦遇到大型天災,隨時前功盡廢,血本無歸。例如,1988年,本地蠔因連場酸雨而大面積死亡,近6成蠔民被迫放棄本業,外出打工。陳樹鋒認為,正如船有船牌,捕魚有捕魚牌,蠔業作為流浮山以至本港漁業的特色產業,也應該發牌規管,保障蠔民,以便延續本地蠔業的輝煌歷史和傳統文化。他形容,發牌代表身份認證,意味着政府日後有機制發放補助金,補償蠔民在天災下的損失。

何俊賢強調城市發展必須保留及活化當地特色。(點新聞圖片)

何俊賢也認同發牌的重要性,強調城市發展必須保留及活化當地特色,若然任由蠔業自生自滅,難以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他舉例指,如果有蠔牌,特區政府可以推動蠔業的上中下游產業鏈發展,如生產蠔油、蠔豉、蠔殼清潔劑,甚至把握北部都會區發展的契機,興建蠔業展示館,提供工作坊作旅遊及教育用途,增加產業價值,提升市民對本地農產品的信心。

蠔業歷史逾兩百年 技藝已列非物質文化遺產

翻查資料,香港養蠔史的文字記載可追溯到清朝,例如,《廣東新語》、《新安縣志》提到廣東沿海養蠔業發展蓬勃。上世紀70年代之前,流浮山蠔業盛行海底養殖法,即在五或六月期間透過放置石塊、瓦片或柱杆作為附着器收集蠔苗,供蠔自然生長。由於海底養殖法容易前功盡廢,流浮山蠔民於八十年代開始,陸續轉用浮排養殖法,將蠔放在懸掛於浮排的竹籃內,每個浮排可容納五百至六百串蠔苗,大大增加產量的同時,也省去搬運石塊等重物的工序。時至今日,大片蠔排已成為流浮山的獨有景觀,而蠔養殖技藝亦被納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大概十種以香港命名的物種,其中包括流浮山養殖的香港巨牡蠣,學名Magallana Hongkongensis。香港巨牡蠣壽命一般為七至八年,體型巨大,分布於珠江三角洲以至南中國沿岸一帶,是重要的商業物種。

(點新聞記者王哲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點發聲|后海灣蠔排暴增收成反銳減 業界盼發牌規管惡性競爭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