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譽突然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下調至AA+,大出市場意料,為2011年標普率先褫奪美國AAA最高級別之後,再有評級機構出手。在數月前當美國兩黨就提高債務上限而針鋒相對時,惠譽已警告將會調低美國信用評級。惠譽表示,下調評級反映美國債務高企,未來3年美國政府財政情況將惡化。惠譽出手後,引發全球股市急跌,但美債價格則因為資金尋找避難所而不跌反升。
惠譽把美國長期外幣信用評級調低一級,由AAA調低至AA+,評級展望穩定,是繼逾10年前標普調降美國評級後,美國再被降級。惠譽表示,減稅和新開支計劃,再加上經濟震盪,使美國財政赤字大增,至於中期而言,受到福利成本上升的影響,問題仍然遠未解決。目前,標普對美國的長期外幣債務發行人評級為AA+,是2011年下調以來一直維持在這一水準,前景展望穩定。在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中,標普和穆迪為美國公司,惠譽屬於歐洲公司。
債務爭拗不斷重演 打擊市場信心
惠譽表示,在過去20年,相對於評級為AA和AAA的同類國家,美國治理水準受損,這體現在一再出現的債務上限僵局和最後一刻的決議中。把美國降級反映未來3年財政的惡化情況、政府不斷增長的高債務水平。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指責,惠譽行動草率和過時,更表明惠譽的決定不會改變美國、投資者和整個世界的認知,即美國國庫券仍然是全球最安全、流動性最大的資產,而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仍然強勁。
惠譽於5月份已警告將會調低美國評級,當時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在提高債務上限方面意見相左,美國債務已增加至31.4萬億美元的上限,而美國財政部距離資金乾涸只剩下數周。而每隔數年,美國政黨都會自編自導一場債務上限危機,令外界擔憂美國最終會債務違約。雖然財政危機最終得以解決,但是惠譽仍然警告,不斷重複的債務上限爭拗和最後一刻解決方案,已不斷侵蝕外界對美國財政管理的信心。
同時,惠譽周二的降級行動,亦反映美國債務如雪球般不斷滾大,預期截至2025年間,將會達至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8%,遠高於其他獲得AAA評級的經濟體平均39.3%。惠譽估計,美國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在長遠計將會進一步上升,使經濟環境在未來更容易變得動盪。
預測末季經濟出現衰退
連同惠譽在內,現時給予美國AA+評級的,已有兩家機構,在三大評級機構中,現時只有穆迪繼續給予美國最高的AAA信用評級。而穆迪亦曾在5月份警告,假如美國違約,評級會被降至AA1。
美國被降級後,將會影響到投資AAA的基金和指數的配置,它們可能將為合規而被迫出售有關投資。惠譽並不看好美國經濟前景,該機構預期美國經濟在2023年末季至2024年首季將現衰退,整體經濟受損。
(文章來源:大公報)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