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政府統計處本周公布了香港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預估數字,第二季香港GDP按年升1.5%,較首季按年增長2.9%,低於市場預期。第二季本港GDP增長受哪些因素影響導致放緩?依據目前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今年香港3.5%-5.5%的增長目標是否難以達成?點新聞專訪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帶來相關解讀。
消費及出口遜於預期 二季度經濟增長受壓
對於香港二季度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洪灝認為主要是因為消費及出口未達到市場的預期。今年特區政府繼續發放消費券,令到財政赤字比市場預期更多一些。一般來說,在這種財政赤字擴張的大環境下,香港經濟應該穩中向好,但是二季度受到內地經濟復甦步伐放緩的影響,內地消費復甦在5月份之後開始呈現一些疲態,人們開始存錢使儲蓄率增高。
旅遊消費是香港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來源。目前內地來港旅遊消費人數,雖然相對於疫情時期有所復甦,但是人數依然比香港正常時期低了許多,導致了香港旅遊消費方面的復甦,沒有大家預期的那麼旺盛。
二季度旅遊消費情況沒有達到預期中的旺盛,轉口貿易方面也未能給香港經濟帶來明顯提振。轉口貿易也是香港經濟增長的來源之一,現時內地出口增速開始上行,但是其中有一些變化不容忽視,例如現在中國對於東南亞的出口增多,但是通過香港轉口的貿易反而減少。
消費和出口兩大方面受到不同程度低於預期的情況,再加上香港整體金融市場沒有在一季度表現非常出色,在二季度整體表現也趨於平緩,令香港目前整體經濟情況處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
經濟增速放緩 年初增長預期難達成?
特區政府今年年初預測香港全年經濟增長3.5%至5.5%,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6月亦提到本港出口數字已經連跌五個月,造成一定壓力,全年經濟增長須依靠消費及旅遊服務輸出。根據二季度經濟數據以及目前經濟情況來看,香港經濟增長3.5%至5.5%的預期還能否實現?
洪灝表示,根據二季度的數據來看,今年香港達到5.5%的經濟增長會有一定難度,但經濟增長達到3%是比較有可能的。
整體來說,如果內地經濟持續修復,同時香港金融市場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有一個比較好的表現,那麼預計香港經濟能夠達到3%以上的增長。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相比於年初的時候香港經濟達到3.5%至5.5%增長目標的難度在上升,達到這個預期的概率比年初時可能會小一些。年初時大家的預期較高,一季度的表現亦十分出色,但是二季度由於種種的原因令經濟呈現放緩態勢,期望市場在三、四季度能夠重拾增長動力。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
更多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