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山野論道|對施政報告的幾項建議:首要糾正股票交易印花稅決策

文/導祖

特首新一份施政報告發表前夕對社會公眾展開了廣泛的諮詢。本專欄關於香港的發展路徑曾經發表過三個系列的文章,包括《詳解李家超新政綱》、《香港經濟結構改革研討》和《創科連接大灣區》,其中相當部分建議藉助媒體的影響力和各界朋友的推動,直接或間接地引起了特區政府的重視,並落地為具體的措施。譬如在去年中的《詳解李家超新政綱》系列文章中,筆者就指出香港的定位得益於要素的流動,唯有開放才可以使香港恢復活力,我們看到新特首就任後首項政績,就是在放寬防疫管控措施上採取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而在連續三個系列的文章中,筆者率先鮮明提出了以「創科中心」為香港核心定位,並就具體推動措施逐項分解,包括應首重生物科技、形成北部人工智能區和大嶼山生物科技島兩大犄角,尤其在《創科連接大灣區》系列中就各項細化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新一屆特區政府明顯提高了對「創科中心」建設的重視,不僅發布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還成立了大規模的生物科技發展基金。在其他方面,筆者於公屋制度重大漏洞、公務員制度建設和引進建築業外勞上均直陳時弊,亦看到特區政府在此多個方面的改善措施。

眼見香港走過「由亂到治」,在「由治及興」的路上砥礪前行,導祖身為香港一分子,願繼續建言獻策,並在日常工作中為香港繁榮發展貢獻微薄力量,茲就關乎本港發展的幾個重要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取消或大幅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稅。過往在提高交易印花稅的弊端上,筆者總是以盡量溫和的語調闡述,但當此緊要關頭不得不明確指出這是上屆政府遺留的最大的決策失誤。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導致交易成本提高成交量減少,從而降低股票流動性溢價(即當投資者持有股票變現較慢時,對股票價格溢價預期降低),導致股票價格下跌,而下跌導致成交進一步減少,形成惡性負向循環,這是不管是經典投資理論還是實踐均證明的顯而易見的邏輯鏈。實際效果表明,2021年2月24日財政司宣布擬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近2年時間以來,不僅未達到預期增收效果,反而嚴重摧殘本港金融服務業造成減收,而且低迷的投資氣氛阻礙了「創科中心」的建設,使特區政府一系列促進創科的措施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

2021年2月24日至今,恒生指數由30632點下跌最低至14597點,跌幅超過50%,150天平均成交額由1582億港元跌至如今1118億港元,跌幅30%。按照「印花稅收入=印花稅率×成交額」的公式,印花稅率提升30%,成交額下跌30%,實際印花稅收入是下跌9%的,因為政府統計處公開數據並未拆分股票交易印花稅收入,我們只是推算。但可以肯定的是,加之資本市場低迷導致的其他收入(包括相關行業薪俸稅、利得稅)減少,特區政府整體因此項措施是減收的。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2022年第4季度政府財政收入中間接稅較2021年同期下跌20%,全年下跌24%。財政司可以將減收的部分原因歸咎於疫情,但也絕對無法否認前任決策帶來的影響。

由此帶來的市場低迷亦嚴重打擊了本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根據德勤出具的IPO統計報告,香港市場連續兩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IPO融資金額僅有178億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2129億港元大幅下跌超過90%,亦遠遠低於2019、2020年同期(分別為695億、877億),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排名大幅滑落。同樣,財政司可以將部分原因歸咎於全球環境的動盪,但也絕對不能排除前任決策帶來的後果。

而沒有市場暢旺帶來的吸引力,就沒有民間投資流入本港創科業的熱情,單靠政府資金獨木難支,也形成不了整體文化和氣氛。想將尋求Web3.0建設作為本港金融業的突破不是不可,但如果作為主要方向,則一定不如實體創科經濟基礎上帶來的金融發展更為行穩致遠。

諸多各界議員以及新民黨均已向財政司提出了類似建議,希望現任財政司可以放下包袱,回顧此決策的動機和流程。彼時因為擬以全民派錢紓解部分階層市民疫情之困,導致財政支出大增,為增收而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是否對直接效果、衍生後果缺乏非線性的宏觀縱深推演?無論如何,過去已經過去,着眼將來,應及早做出糾正為是。

二是全面提高香港服務業質素。全面通關後的2月初,筆者曾經寫了一篇《致香港旅遊服務業:每一次危機過後都應有所不同》,表達了對香港旅遊服務業吸取過往教訓,通過提高服務質素吸引客人的期待和良好願望。特區政府為了促進香港旅遊業復甦推出了諸多措施,包括送機票、辦會展和增加了非常多的文娛活動內容(如演唱會、煙花表演等),但效果除了大幅推高酒店價格外,最近爆出來的新聞是市民大舉北上消費。調研的原因固然有匯率變化性價比高(內地購物中心的運營、餐飲環境平均而言已整體高本港一個層次,但價格卻低很多。筆者深有感受,同樣等級的深圳消費估計價格只有香港一半,更遑論如成都等只有1/5)、內容形式更豐富多彩(本港的購物中心多數是服裝鞋帽、眼鏡飾品、金銀珠寶的銷售,電子消費品有蘋果店已屬頂級,溜冰場寥寥可數;而內地除了這些商品,還有新能源汽車、VR體驗、以及各種樂園遊樂場等娛樂設施,甚至把滑雪場、海洋館和動物園也搬進了購物中心,更不用說琳琅滿目各色口味的餐飲)等,對不少市民來說,排在首位的卻是服務,尤其是餐飲服務態度和質素,離期望太遠。筆者相信每位讀者都是消費者均有切身感受,尤其是體驗過內地的服務後,更是對比明顯。

這裏面有銷售員或服務員個人的原因,更重要是商家的責任。西方福利國家多數服務水準欠奉,或許有不錯水準的社會福利和補貼作為安全墊,員工對薪資不高的工作機會便可以「無所謂」。無論何種原因,都不是本文探討的範圍,只是覺得旅遊發展局的苦心和努力沒有收到預期成效,感到可惜。解決方案本應由行業協會提出,但筆者希望引起特區政府的重視指導。

一個城市的工作千頭萬緒,過去一年本屆特區政府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筆者打心裏敬佩。相信積跬步致千里,積小流成江海,虛懷若谷,海納百川,香港一定會越來越好。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山野論道|對施政報告的幾項建議:首要糾正股票交易印花稅決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