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術
兩地全面通關半年,不同地方包括內地的旅客為本港經濟注入活水,亦使本港經濟在第一季有着強勁的增長,但幾個月來,人們也發現一事情,就是在內地旅客來港同時,不少港人的消費習慣已經改變,例如是不少市民減少晚間活動,或者聯同親友在周末到內地消費;面對種種挑戰,有議員建議政府搞活香港的夜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表示,本港應抓緊機會推動旅遊業朝多元、高增值和可持續方向發展,短期內政府則要與業界合力搞活搞旺夜市,保持復甦的動力。筆者同意,香港需要夜市,問題在於,我們要發展怎樣的夜市。
不少港人偏好到內地消費,內地客來港消費習慣也改變等,都是不爭事實。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指出,訪港旅客雖正快速恢復,但內地旅客消費習慣改變,來港主要為購物的比例已下降,但強調新的模式、新轉變也帶來新機遇。他又指,政府短期內還要與業界合力,把香港夜市搞活搞旺,以更好鞏固復甦中的各個經濟環節,保持復甦動力,「中長遠而言,我們要繼續為香港發展增添動能。」
香港也是夜市「始祖」
其實,說到夜市、夜經濟,香港不是沒有,而且營運夜市的日子比某些地方還要長,自筆者小時候(90年代),香港的廟街,就是典型而且遠近馳名的夜市,如果說香港要再發展夜市,問題就是香港能發展出怎樣的夜市,當中概念、地點、營運模式以至營業時間等,都要認真考究。以概念或主題為例,香港如果辦一個大型夜市,主題是什麼?當中銷售的又是什麼?如何讓市民以至旅客認為香港夜市吸引力大?除了食物、飲料,夜市還有什麼,會否有讓人們聚會、歇息的地方?
另外,香港寸金尺土,如果要發展大型夜市,夜市地點該在哪裏,又是另一問題。如果夜市在市區、市中心內,筆者相信這是不可行,因為附近民居很可能不會接受夜市的聲浪以至是攤檔煮食的氣味;但如果夜市遠離市區,只怕又欠缺吸引力,該如何是好?筆者認為,一些在市中心附近而又未發展、有一定面積的空地最為理想,可說是取個平衡的做法。其他問題方面,夜市如何營運,能否明火煮食等細節,都是有待商榷的問題。
硬件、軟件及宣傳缺一不可
筆者不是要潑冷水,但要成功發展出有特色、有人流的夜市,硬件、軟件以至宣傳缺一不可。之前香港有過美食車、購物城等經驗,都因為種種原因而未能發展或壯大起來,如果香港要發展夜市,我們必須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香港需要怎樣的夜市,二則是香港如何發展出理想的夜市;放眼全球,由內地、台灣地區以至其他地方,都有形形色色的夜市,香港要發展夜經濟,必須有「要做,就要做得比人好」的決心,不能為做而做,亦不能以為只要有土地、有攤檔就會成功,因為顧客、旅客,永遠在尋找更好的選擇。還有一點,就是如果發展夜市、夜經濟,發展的程序、法律要拆牆鬆綁,特區政府可能亦需要特事特辦,因循守舊,可能會讓香港夜市經濟追不上顧客需求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