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水泥廠上訴拖兩年 油塘居民逼「食塵」

(上圖)混凝土廠與附近屋苑相距不遠,居民飽受環境污染之苦。(下圖)運沙船靠岸,把大量沙土運進混凝土廠,大風吹過時會滿天灰塵。

油塘近年住宅屋苑不斷增加,當區混凝土廠運作帶來的空氣污染,成了地區人士關注焦點。有地區人士表示,有關混凝土廠截至今年6月已被環境保護署提出24宗檢控,並於2021和22年拒絕其續牌申請,但混凝土廠現時仍然運作,質疑是否無牌經營。

有建造業界人士透露,由於當局兩次拒絕續牌申請,廠方正在提出上訴,加上其中一間廠房規模未達需要領牌的規定,即使沒申請牌照運作,廠房亦並非違法。環保署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不同意有關廠房運作毋須領有牌照,但認同在等待裁決期間,有關混凝土廠仍可繼續臨時運作。

李小姐兩年前遷入油塘,從住所窗戶可清晰看到混凝土廠。雖然距離廠房有一段距離,但只要打開窗,家中就會鋪滿灰塵。李小姐患有嚴重的鼻敏感,故此後就沒有再開過家中的窗,而是長期開動空氣淨化機,原本能看海景的露台也得物無所用。「只要往露台的牆上一抹,基本都是灰塵。」李小姐指出,有時候會聽到運沙船靠岸的聲音,尤其是疫情期間在家工作,影響就更加明顯。「當初睇樓的時候知道這裏有混凝土廠,但當時只是看了一會,感受不到廠房的影響有多大,長期住下來後才發現問題。」李小姐又指,除了空氣質素,廠房附近的街道在下雨天都會有水浸問題。李小姐認為,混凝土廠繼續運作會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環境,政府應該盡快安排一塊地讓廠房搬遷,才是雙贏的辦法。

水噴路面難除灰塵污染

位於油塘東源街的20和22號混凝土廠由中國混凝土有限公司營運。記者上周一(7日)到場觀察,見混凝土廠仍在運作。全棟廠房上月以綠色帆布遮蓋,現時則更換成藍色帆布,現場有工人還在高空棚架上布置。廠房的出車口安裝了噴霧器,在行車繁忙時段,廠房會安排至少兩名工人拿着水喉,每當有車輛經過,就向路面噴水,以減少灰塵揚起。雖然噴水確實減少塵埃飛揚,如有雙層巴士和急速駛過的混凝土車,仍能看到一定程度的灰塵揚起。廠房海旁停泊至少兩艘運沙船,船上的沙有帆布遮蓋。

岸邊的釣客黃先生說,自己是附近住戶,不時會到廠房旁的岸邊釣魚,「玩下無所謂,釣上來又放生,肯定不會吃。」他認為,廠房附近確實有不少環境問題,但這一帶是工業區,崇山街及四山街的車房和廠房更吵更髒。「要在工業區置業,有沒有混凝土廠其實都是一樣吵,一樣多塵。」

觀塘區議會主席柯創盛指出,區內居民一直認為混凝土廠導致區內空氣質素差,而地區人士及政府各部門多次巡查及要求混凝土廠停運,如今廠房無牌運作,如有任何違法行為,政府應該立即執法。他認為,假如需要混凝土廠搬遷,政府就要及早物色適合地點,早日解決區內居民困擾。

業界倡河套撥地建廠 延長租約期吸引投資

香港建築業物料聯會行政總裁甯漢崇表示,由於短期租約的固定租期一般不超過七年,而一條混凝土生產線的成本往往不下5000萬元,而一間混凝土廠要達到一定規模,至少需要三條生產線,直言回本並不容易,令不少建築原材料商卻步。他期望政府能夠延長租約10至14年,吸引更多建築原材料商投資。

甯漢崇指出,一面是未來香港的大興土木,一面是建築原材料將面臨緊張短缺,政府需要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並不是沒有建築原材料商想在香港投資,而是投資沒有吸引力。」他指出,一間具規模的混凝土廠,至少要花費1.5億投資,然而短期租約最長只有七年時間,難以回本,加上覓地困難,令現有的混凝土廠一旦關閉,就不容易有新廠入市。

他建議在河套區撥地給建築原材料廠立足之餘,把短期租約延長到10至14年,相信能吸引更多商家投資。

環保署:候判期間可按原有條款臨時運作

環保署回覆查詢表示,東源街22號混凝土廠牌照已於2022年1月失效,不同意有關廠房運作毋須領有牌照,署方已向中國混凝土有限公司作出檢控。20號廠則正就環保署否決其續牌申請的決定提出上訴,正等待上訴委員會作出判決。在等候判決期間,有關混凝土廠仍可按原有牌照的條款繼續臨時運作。

事實上,早從2018年起,區內已經開始發起過多次聯合簽名行動、問卷調查,多名地區人士反對水泥廠繼續運營。由於混凝土廠的運作未能滿足環保要求,環保署已分別於2021年4月及2022年4月否決了22號及20號混凝土廠的指明工序續牌申請。

年半內向廠方發24張傳票

雖然22號的混凝土廠就否決提出上訴及司法覆核,但最終分別被上訴委員會及高等法院駁回,其牌照已於2022年1月失效。環保署不同意有關廠房運作毋須領有牌照,並已向中國混凝土有限公司作出檢控。

環保署自上訴委員會駁回東源街22號混凝土廠有關續牌申請的上訴後,在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間已共向廠方發出24張傳票,提出刑事檢控,指控廠方違反「空氣污染消減通知」和無牌運作,相關刑事訟案程序正由法庭審理中。環保署又曾於2022年4月13日,透過律政司以公眾滋擾為由向高等法院原訟法庭申請臨時禁制令,要求東源街22號混凝土廠即時停止涉及水泥工程(包括混凝土生產)的運作,並獲原訟法庭批出臨時禁制令至2022年4月22日。

其後,原訟法庭決定不延長上述臨時禁制令,即不要求混凝土廠停止運作,但要求混凝土廠須向法庭承諾其運作不會造成公眾滋擾,而該承諾一直有效至法庭最終審理有關案件。

至於另一間20號混凝土廠,也就環保署否決其續牌申請的決定向上訴委員會提出上訴,有關聆訊於今年2月底完結,個案正等待上訴委員會作出判決。

(來源:大公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水泥廠上訴拖兩年 油塘居民逼「食塵」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