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本港網絡騙案近年呈上升趨勢,警方今年上半年已接獲4872宗網購騙案,按年升23%,損失金額超過9410萬元,升1.6倍,當中超過八成案件涉及Facebook網購專頁及二手買賣平台Carousell。警方聯同金管局及銀行公會預期將於年底前推出「轉數快」警示機制,如果識別到收款人有高危風險,市民會在確認轉帳前收到警示。
警方形容,今年上半年,每14分鐘就有一宗騙案發生。網罪科上半年偵破3981宗網購騙案,涉案金額達2676萬元,527人被捕。一名女子在網上與騙徒商談購買寵物,轉帳600萬的虛擬資產,是單一最大損失金額案件。至於最年輕受害人是一名11歲學生,在社交平台「小紅書」購買訛稱價值6400元的演唱會門票受騙。
警方指,「轉數快」雖然是實名登記,但並非零風險,若不幸發生騙案,未必一定能追回款項。警方預期年底前會推出「可疑指標警示機制」的首階段,警方的防騙視伏器會連接至「轉數快」平台,當市民在網上使用轉數快識別碼進行轉帳時,如資料庫配對出收款人資料有高危風險,手機將發出警示,通知市民對方帳戶具有風險。警方正與有關方面商討第二階段的警示機制,希望進一步推廣至其他銀行轉數服務。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