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來內地尋夢、追夢、築夢,獲得了就業、創業和個人成長、發展的機會。這個夏天,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原局長何志平,作為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的高級訪問學者,與一眾可愛的北大學子,就國家發展機遇、個人事業前途展開了多場深入的交流。
「從陌生到親近:在北京尋找個人成長與國家歸屬感的旅程」
文/何志平 岑嘉怡
岑嘉怡(來自香港,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本科生),向大家細訴她個人的故事:
兩年前,我獨自前往北京求學。初來乍到的我,曾經在北京的冬日嚴寒和繁華的街道中迷茫,不禁懷疑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發現每一個經歷都是獨特的風景,每一次挑戰都是精神成長的催化劑。
北京,這座曾令我感到陌生和困惑的城市,現已成為我學習和成長的舞台。我積極地參與各類社團活動,邂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我們一同在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中,體驗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每一次探索,都令我更深入地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瑰麗多元,也讓我堅定了面對未來挑戰的信心。
去年冬天,我有幸以香港在京大學生的身份,參與了鳳凰衛視的冬奧特別節目錄製。這次經歷,令我更加充分地認識到,北京不僅是一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更是一座充滿文化魅力和生命活力的城市,擁有在國際舞台上展示自己,閃耀光華的實力和信心。今年,我也十分榮幸地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擔任實習記者一職,這令我有了更多以獨特的香港視角,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的機會。
越來越多和我一樣的香港青年在成長過程中深刻感受到,國家始終是支持香港青年發展的最堅實後盾,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香港青年應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和角色,主動參與更多的跨文化交流,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主動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力軍。作為內地接受教育的香港青年,我對於香港的未來充滿希望。期待香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也要積極地融入中國的發展大潮中,只有當香港與內地的關係更為緊密時,香港才能實現真正的繁榮未來。
習近平主席曾教導青年學生香港知世情與知國情結合。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孩子們從小視野開闊,接收的信息亦十分豐富,然而,「知世情多,知國情少」的情況仍比比皆是,這與「一國兩制」的制度安排並不合拍。家國本為一體,命運休戚相關。香港青年應成為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向結合的人才。香港正迎來「進可攻,退可守」的好時代,作為過來人,我希望更多青年朋友能抓住這個平台,多了解,多接觸,宏觀地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將來到內地發展納入自己未來出路的規劃之中。
何志平:
嘉怡的心路歷程,正是我們對香港青年們的期望。
但歸屬感是一種心態感覺,不全是理性的硬銷便可蹴就的,需要一個過程,人生路上的一段經驗,從而來改觀個人的內在價值。歸根究底首先是需要一個開放包容的量度去「接觸」對方,對方可能是一個不了解的事物、人物、環境,或一套體制度衡。接觸是一切的開始,接觸了才有「認識」,理性的交換彼此的資料往歷,從而理解對方的一切外在因素條件,再進一步的「了解」對方內裡的感受而產生感性的同理心。把自己代入,置身其中,才知道對方的今天是來之不易,便會受感動而肅然起敬的「尊重」。尊重是必要的前題,我們不會認同一些我們不尊重的事或實體。「認同」是一個內化的過程,是休戚與共的認可,不分彼此的同進退,「歸屬感」從此而生!
從「接觸」、「認識」、「了解」、「尊重」,到「認同」這過程,需要時間的磨練和經驗的共享。促進香港青年們對國家的歸屬感,最有效的就如嘉怡一樣,投入祖國媽媽的懷抱裏,多交些來自各方的內地朋友,跟內地青年們一起學習,做研究、搞項目、生活、過日子。歸屬感便是有「家」的感覺!
一位香港的北大畢業生告訴我,他在北大上學幾年最大的得益,是體會到什麼是「大國視野」!說的真好!香港人多是畫地為牢,緊盯腳前的一畝三分地,便以為是天下,而不知道「國之大者」!在北大生活、學習,一段日子下來,便改變了一個青年人,這便是「人文化之」!
這,就是北大魅力之所在!
大灣區內地城市:香港青年發展新機遇
文/何志平 鄧嘉怡
自2021年中央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大灣區到2022年,要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的國際交流合作平台、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大灣區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作為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的高等訪問學者,何志平與一眾北大學子們再次圍繞大灣區香港青年的發展就業展開了對話討論。
鄧嘉怡(北京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系碩士生):
香港青年的就業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過去十年間,25-29歲的青年群體失業率遠高於香港總體失業率。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在創新科技領域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不得不轉行就業,難以充分發揮才華。
不過,大灣區的快速發展為香港青年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和更廣闊的就業空間。首先大灣區內地城市近年來大力推動產業升級,將高新技術產業及先進製造業作為戰略發展方向,與香港創新科技產業僅佔香港生產總值的0.7%、就業人數僅佔總勞動人口1%完全不同,對技術人才有着較大需求,尤其是工商管理和工科類等專業人才,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備受青睞。
其次,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產業結構差異明顯,互補性很強,合作空間廣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側重於金融服務產業;大灣區內地城市以製造業和科技創新為主要支柱。香港可以發揮其在金融、創意產業等方面的優勢,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共同打造產業鏈條。雙方通過合作,從爭利轉變為合利甚至讓利。香港青年既可從中找到更多的發展機會,也可為香港的創意產業拓展更廣闊的市場。
然而,一些香港青年對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就業持消極態度,主要原因是對內地城市社會環境與制度的負面觀感。這需要加強大灣區內地城市與香港之間的交流互動,消除誤解和偏見。同時,政府也應加大對香港青年前往大灣區的支持與引導,幫助提供更多的信息,讓大家了解更多大灣區的優勢與機遇。
與此同時,大灣區內地城市也在不斷提高薪酬待遇,從發展空間、職業前景等方面給予香港青年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香港青年也應該更加重視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勇敢跨出舒適區,在大灣區這個更廣闊的新天地逐夢飛翔。
何志平:
嘉怡所思所想,代表了在新時代背景下,香港青年對個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的前景規劃和社會區域發展的憂慮。
多年前,我就在聯合國一會議中講到,隨着全球經濟、科技一體化,二十一世紀的競爭,不是產品與產品、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而是文化體系與文化體系、區域與區域之間的競爭。一個人口稀少、地域狹隘的小城市,很難與人口龐大和面積廣闊的大都會抗衡競爭。所以,城市之間的聯盟,至關重要。一群經濟和文化實力相近的城市必須結成聯盟,就像我們今天同宗同言、一脈相承的粵港澳大灣區。一方面,可以創造一個足夠大的市場來促進經濟發展,達到產品和服務的多樣性;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城市的合作將能提供多元化和必要的軟硬件條件來吸引人才、培養人才。但過去,城市聯盟通常着重於經濟合作。事實證明,在一個文化因素變得越來越重要的全球化年代,單純的經濟合作太過狹窄,我們還需要文化合作、制度合作、社會合作、和人民融合來拉近彼此距離,使彼此相互欣賞,增進發展,從而令城市聯盟更具內涵,也意味着必須打造一個有創意、有凝聚力、適應性強、而又有多元選擇、充滿各種可能性的城市群。而今天的中國青年們,包括香港青年,甚至外國的知識分子、專業人才,就是這個新城市群大灣區發展的主力軍。
我們只有通過經濟合作、區域文化藝術的創新、古蹟回憶的保存以及歷史的傳承,不斷推動城市的全面發展,使之真正體現以人為本,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如文學大師莎士比亞所說:「城市即人」。打造城市聯盟,匯聚各種人才,使城市更具多樣性,更有激情,多方位發揮城市軟實力。那麼,大灣區的所有城市,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等,明天會變得更加美好!
我相信,只要香港青年打開心門、勇敢出發,伸開雙臂擁抱大灣區,把個人價值與香港發展、祖國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就一定能打造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在此,也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北大青年才俊們到香港,到大灣區,施展才華,共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