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文評武論|排放核污水 侵害全世界

文/吳志斌

8月24日中午,日本政府不顧國內民眾乃至世界各國的強烈抗議和反對,宣布福島第一核電廠正式啟動核污水排放作業。據悉,日本在2024年3月底之前將會完成3萬1200噸的污水排放,相當於30座儲存槽的容量。與此同時,自24號起的第一批「核處理水」排放量約為7800噸,預計會在17天內排放入海。而要完成日本所設想的排放134萬噸處理過的核污水入海,則需要30年的排放期。日本放送協會(NHK)在同一日專門報道,政府執行的核污水排放計劃並非是眾人所想的「不合理」,在24號排放的福島第一核電廠核污水的氚濃度介於每公升43至63貝克,這一組數據遠遠低於每升1500貝克的排放標準,而且在核污水處理環節,相關電廠還會用海水稀釋百倍以上,使得污水含污指數僅為日本境內的1/40。故此,日本政府反復向外界解釋核污水排放入海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強調日本的核污水在排放前會經過「先進液體處理系統」(ALPS)處理,是達到了完全可以安全飲用的標準。筆者不僅質疑,既然核污水可以安全飲用,為什麼日本政府不將污水作為國民的日常水源,卻要「捨近求遠」地排放入海呢?這一問題的答案或也可以在全世界對日本污水排放的強烈反彈和質疑聲中管窺一二。

日本政府之所以一意孤行地要實行數十年的污水排放計劃,還得從2011年3月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帶來的海嘯侵襲說起。當年的大地震和海嘯直接熔毀了福島第一核電廠的1號機、2號機及3號機的爐心,「為冷卻熔融核燃料團塊,又製造出『污染水』,並以每天約90噸的速度持續累積。」與此同時,為了確保去除氚在內的多數輻射物質,他們利用淨化裝置將核污染水變成了「核處理水」(ALPS處理水),並儲蓄在福島第一核電廠腹地內。然而,截至今年6月29日,「用來存放『核處理水』的貯存槽已約千座,總量約134萬噸,接近貯存上限的約137萬噸,貯存比率高達98%。」為此,日本政府估算,若按照當前的「污染水」產生速度來看,「核處理水」的儲蓄在明年2月到6月左右就將滿溢。將空間有限作為藉口,日本將污水排放偽裝成了一個「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抉擇,不惜以污染海洋和危害全世界為代價。

日本周邊的國家和地區更不能認可這種偷梁換柱,就輕避重的惡劣行徑,尤其是在中國內地、韓國、港澳等地民眾出現搶購囤積海鹽海鮮的現象,也暴露出了東亞各國對日本核污水安全性的莫大不信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日本選擇以高風險、低成本的方式排放核污水,污染環境,損害人類共同利益和環境安全,「是非常自私且不負責任的行為。」為此,自8月24日起,中國海關總署決定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韓國政府也與日本達成共識,將會定期派遣專家去福島辦事處進行數據查詢和情況了解,並加強關於臨近海域的海洋輻射監測。據港媒《南華早報》引用的一組數據稱,「韓國一項千人民調顯示,超過85%的韓國人反對日本排放污水的計劃,70%受訪者表示,若繼續排放污水,他們會減少食用海鮮。」而在香港地區,為了應對日本排放福島核污水的計劃,李家超早已在8月22日指示了環境及生態局及相關部門啟動進口管制措施。根據政府的文件和公報,「特區政府會由八月二十四日起,禁止源自東京、福島、千葉、栃木、茨城、群馬、宮城、新潟、長野和埼玉10(都)縣的水產品進口本港,包括所有活生、冷凍、冷藏、乾製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產品、海鹽,以及未經加工或經加工的海藻。」與此同時,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食物安全中心亦會對從日本進口的食品進行更嚴苛的檢測力度和範圍。眾所周知的是,日本的海鮮、零食、水果以及料理在香港是頗受歡迎和追捧的,而在福島核污水排放的計劃出來之後,香港的眾多日式餐飲店和超市的生意已直接遭受日本擬排放核污水的嚴重影響。

日本排放核污水的行為,無異於將自己棘手問題推向全世界,拉着其他國家為它一起墊背背書,這一無下限的行為實在無恥。首先從科學角度來看,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早在2021年5月就以專題文章指出,福島核污水與一般核電廠污水的根本分別在於「一般核電廠運行的污水不會直接接觸機芯燃料棒。」日本大分大學(Oita University)輻射風險評估專家甲斐倫明也則明確表達了擔憂,雖然「科學家普遍有共識,核污水排放對健康的影響很微小,但排放核污水不能說風險為零」,尤其是控制核污水的稀釋濃度與排放量方面。即便如日本政府所聲稱的,經過ALPS處理的核污水是在安全指標內的,但這些核污水仍會「殘留放射性氚,以及碳-14、鍶-90、碘-129等放射性物質,」而這些放射性的物質對食品、環境以及人體健康的風險尚未得到充分的評估和檢測。沒有得到充分評估和檢測並不代表潛在的危害是不存在,故此,核能專家Timothy Mousseau在講解有機結合型氚(OBT)的潛在健康風險之際,直接質疑日本當局宣稱核污水含放射性氚對人體無害的說法。其次,即便我們拋卻了科學爭議的數據,單單從立場的角度來看,日本當局對於福島核污水的前期處理和後期排放不僅未能履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的法定義務,甚至還違反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關於「擁有清潔、健康和可持續環境」的普遍人權。更耐人尋味的是,在日本核污水處理前期,當局一直對外「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有足夠空間安裝更多儲存設施」,然而如今卻皇而堂之地倉促排放核污水,這很難不讓人相信這次將長達數十年的核污水排放,不是日本政府的「蓄意」計劃和「早有預謀」的策略。若真如此,那恐怕核污水本身大概就是日本政府黑心無底線、侵害全世界的一面「照妖鏡」了。

日本政府不顧國內國際政府和民眾的抗議,以自私自利的態度排放污水,拉着鄰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一起埋單,這一把算盤打得實在是令人髮指,忍無可忍,這何嘗不是一次以危害他人健康和全球環境安全的世界性「侵略」?

(作者為中國僑聯委員、資深評論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評武論|排放核污水 侵害全世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