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拉」日前襲港,全港中、小學押後至今天(4日)才開學。進入新學年,莘莘學子準備新的學習階段。面對新環境、新同學,加上新的課業挑戰,不少學生擔心自己能否適應,亦有部分家長過於緊張,同樣出現「開學前焦慮」。
毋須戴口罩 畏懼真面目見人
葵涌醫院高級臨床心理學家蘇玉芝表示,過去五年,醫管局轄下青少年精神科的求診人數輕微上升,除了疫情影響,出現情緒病也包括多種原因,在生理上可能有遺傳因素影響,心理上也可能與本身習慣看待事物較負面有關,「有時再加上與朋友的關係、學校環境,以及被希望出人頭地的社會環境要求,都是可能導致青少年患情緒病,而開學可能只是個小的觸發點。」
此外,疫情過後,不少學生不戴口罩反而不習慣。蘇玉芝稱剛升入中學不久的學生,大家可能互相還未見過「真面目」,很多人會因別人是否能接納真實的自己而感到焦慮,「不少中學生最擔心自己是否被團體接納,他們會因不知道別人怎麼看待自己而焦慮,進而減少社交。」
在學生開學的同時,很多家長或照顧者也會隨之產生焦慮情緒。「經常有家長說,擔心開學後兒子無法適應新課業的壓力,或者兒子最近要考試,自己反而夜晚難以入睡,這些都是過於感同身受的表現。」蘇玉芝建議,家長在鼓勵和理解孩子的緊張情緒的同時,也要適時關懷和照顧自己,不要把所有時間和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也避免為孩子添加壓力。
調整心態作息 遇不快要傾訴
蘇玉芝說,新學年開始,學生首先應梳理情緒,做好準備,「明白緊張和擔心是正常的」,也要調整作息時間;其次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定量的體能活動;另外新學年也可設定新目標,制定出每日「To Do List 」(要做的事清單),設定實際的期望。當面對焦慮情緒時,切忌對自己太苛刻,可向身邊信任的人傾訴。
如何識別子女出現壓力?
1.身體症狀
失眠、心跳加速、流汗、肚痛、反胃、顫抖等
2.情緒低落
感到悲傷、流淚、絕望、非常疲倦、不再享受曾喜歡的事情
3.焦慮
緊張、擔心、無法集中注意力或記性差、感覺不知所措、部分孩子強烈害怕與父母和親人分離
4.操守問題
出現行為問題,如打架、逃學、損壞財產
註:如上述症狀突然出現,並超過一個月仍然持續,嚴重困擾日常生活,需盡快尋求專業協助
家長協助子女管理情緒方法
1.情緒紅綠燈
- 與子女探討他們各種情緒的狀態及表現,分開三種顏色分析,製作表格(紅燈:很負面及劇烈的情緒;黃燈:開始醞釀一些不開心或負面的情緒;綠燈:平靜時的心情)
- 進而制定應對措施,幫助紅燈降至黃燈、黃燈降至綠燈
- 再遇到問題時按照表格解決,孩子也更容易幫助自己
2.肌肉放鬆法
- 漸進式肌肉放鬆法、深呼吸練習
3.水杯壓力比喻
- 選擇透明膠杯作為承載壓力的容器,選擇水/豆子作為壓力來源
- 與孩子分析壓力來源
- 將水分段倒入杯中,例如因沒有朋友而孤單佔多少、跟不上課程進度佔多少、不符合對自己的期望佔多少、不被父母理解佔多少,令子女明白為何會壓力滿瀉,並學習調校
(來源:大公報 記者:王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