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世紀暴雨上周襲港,引發多區水浸和山泥傾瀉,對市民出行和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暴雨後政府立即動員各部門全力做好善後工作,有關工作仍積極進行中。香港氣象學家、香港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接受點新聞記者訪問時表示,針對今次降雨,政府動用「極端狀況」安排,即等同於八號風球的安排,是使用較為彈性的做法,十分恰當。至於有市民認為政府應及早公布僱員返工安排,他指按照八號風球的安排,僱主與僱員應該一早就極端天氣下如何工作達成共識。
梁榮武指,香港暴雨警告信號使用已超過30年,今次事件反應市民對極端和惡劣天氣下的返工安排,時至今時今日都不清楚的事實。根據香港暴雨警告信號對「黑雨」的定義,黑色暴雨表示香港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70毫米的豪雨,且雨勢可能持續。由於道路嚴重水浸及天氣情況惡劣,市民應留在安全地方暫避。在黑色暴雨警告仍然生效及交通情況未改善之前,不應外出。政府呼籲僱主不應要求僱員上班,除非有關暴雨時的工作安排已有事先協定。如果僱員已經在黑色暴雨警告前上班,便應留在原來工作地點,除非該處會有危險。
暴雨系統難預測 本港撞正「列車效應」
政府日前在多次記者會上均提及「暴雨較難預測」,梁榮武解釋道,暴雨帶與颱風有很大分別,風是一個頗大的系統,預測技術層面上,系統越大越易掌握,而暴雨帶變化莫測,方向十分容易改變,從時間和空間的尺度上屬於較小系統,因此難以預測。另外,暴雨帶隨機性很大,即使預測到大範圍可能出現暴雨,但無法得知具體位置,很難要求天文台預早通知市民何時出現極端暴雨,強調本港天文台水平不亞於其他先進地區,暴雨是最難掌握的天氣系統,不僅困擾香港,也困擾全世界。
他特別提到本次暴雨最顯著的原因是出現所謂「列車效應」,即雨帶為一條狹長的暴雨區,且集中於狹窄範圍,當日雨帶呈南北走向,強降水單體由南向北依次經過同一地點,出現接連不斷的暴雨。

未來極端天氣或頻現
近年世界極端天氣頻現,氣候變化形勢嚴峻,有科學家早前預測未來極端天氣出現將越來越頻繁。梁榮武表示,儘管極端天氣形成涉及很多成因,但全球暖化無疑是帶來極大影響,因氣溫上升導致海洋蒸發加劇,大氣層內水分增多,在氣象條件適合的情況下,就會出現大量降雨。
世界氣象組織早前警告指,全球氣溫或會在未來五年內升至歷史新高,並突破《巴黎協定》規定的1.5℃升溫閾值。對於本港天文台今次錄得破紀錄降雨量,梁榮武坦言並不意外。這次香港發生的極端暴雨是很清晰的警號,應對氣候危機迫在眉睫,呼籲政府和市民積極減碳,避免再受極端天氣帶來的傷害。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