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專題|山泥傾瀉手尾長難修復 議員提醒留意非法建渠

【點新聞報道】世紀暴雨導致本港多處山泥傾瀉,筲箕灣耀興道更加成為重災區。巨石沙泥從高處衝落路面,阻礙居民和車輛出入,儘管事件未有造成傷亡,但已喚起各界關注斜坡保養和維護情況。

卓子然指,當局要從基座開始往上加固斜坡,耗時較長。(點新聞記者袁由攝)

耀興道分三階段修復 工程師料數月內難完成

點新聞記者日前到訪耀興道,留意到道路幾乎維持9月初倒塌時的模樣,被多塊石頭堵塞。現場已被水馬和鐵絲網圍封,只保留行車道供工程車輛出入,逐批運走沙泥。

工程車輛出入,逐批運走沙泥。(點新聞記者袁由攝)

工程師學會岩土分部前主席卓子然指,涉事山坡達百米高,上面有多塊危石,導致清理過程極其危險,當局不單只要評估風險,而且要從基座開始往上加固,耗時較長。被問到坊間盛傳一年工時,卓子然表示,上面有天然山坡,要視乎塌坡範圍和碎石數量,現階段無法回應準確時間,但相信幾個月內都難以完成修復。

屋邨依山而建,而且只有向上的扶手電梯。(點新聞記者袁由攝)

耀興道部分路段封閉,影響當區居民出入。退休人士郭小姐在耀東邨居住超過七年,要使用柺仗步行。山體下滑之後,巴士路線需要改道,郭女士被迫從更遠的地方坐車。由於屋邨依山而建,且只有向上的扶手電梯,她形容,每次回家都需要由地面步行至8層樓高的平台,十分辛苦。另一名長者吳先生也提及,泥石淹沒邨內部分康體設施,生活空間減少,經常要步行至愛秩序灣運動場晨運。

郭女士形容,每次回家都需要由地面步行至8層樓高的平台,十分辛苦。(點新聞記者袁由攝)

就修復工程,立法會議員梁熙引述部門代表稱,會分三個階段進行:首階段工程將放置貨櫃及水泥墩作阻隔,以防有石塊鬆脫下墜造成意外;第二階段會鞏固斜坡上的巨石,然後再利用化學物料令泥石變成碎粒再作清理,然後進行噴漿鞏固;最後一個階段則會再採用其他工件加以穩固斜坡。

島上多條鄰近斜坡的主要道路需要善後。(FB圖片)

除了市區,遠至南丫島,都有類似的坍塌情況。離島區議員劉舜婷表示,黑雨造成嚴重土壤流失,島上多條鄰近斜坡的主要道路需要善後,索罟灣通往模達灣的道路曾一度堵塞多時,影響至少200名居民,所幸在發展局和離島民政處團隊的支援下,大部分道路已經臨時加固。她認為,世紀暴雨影響甚廣,希望政府能重新檢視全港斜坡安全,為來年雨季做好準備。

每年用19億維護山坡 私人山坡靠釘契阻嚇

而事實上,斜坡保養和維護問題一直困擾香港多時。據土木工程拓展署介紹,香港地少山多,天然山坡佔香港土地面績超過六成,同時許多建築物依山而建,造就大批人造斜坡的誕生。現時,本港人造斜坡分政府和私人兩類。據政府統計,香港有約六萬個人造斜坡,當中三分之一屬於私人斜坡,其餘交由政府維修管理,分別由地政總署、路政署、房屋署和漁護署等部門負責。由於山泥傾瀉源於雨水滲入斜坡及侵蝕泥土所致,人造斜坡通常會以排水渠和保護層,防止雨水侵蝕。

斜坡保養和維護問題一直困擾香港多時。(點新聞記者袁由攝)

自2010年起,土力工程處推行了持續的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以便有系統地處理人造斜坡和天然山坡涉及的山泥傾瀉風險。政府每年投放大約19億元維修山坡,截至本年3月31日,在防治山泥傾瀉研究和工程方面,已動用了約279億元;鞏固了約6,562個政府人造斜坡,完成約6,431個私人人造斜坡的研究,並就422幅天然山坡施行緩減措施。

對於政府負責維修的人造斜坡和天然山坡,會在「防治計劃」下進行所需的防治山泥傾瀉工程。針對私人斜坡,政府一向提倡自願性維修。當有證據確立斜坡為危險或可能變得危險,屋宇署會在土力工程處的建議下,根據《建築物條例》第27A條向私人斜坡業主發出「危險斜坡修葺令」,着令業主勘測斜坡及按需要進行鞏固工程。如情況持續,屋宇署會在土地註冊處各業主名下登記違規事項,俗稱「釘契」,以告示任何準買家有機會承擔的法律責任。

陳學鋒建議當局提供支援,協助業主招標,甚至必要時直接介入維修。(點新聞圖片)

議員盼政府支援業主 留意違規僭建和非法建渠

翻查資料,香港每年平均接獲約300宗山泥傾瀉報告,大概超過兩成山泥傾瀉事故屬於人造斜坡缺乏維修保養所致。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認為,政府普遍疏忽私人斜坡的維修工程,有時發出修葺令和「釘契」就不了了之,建議當局提供支援,協助業主招標,甚至必要時直接介入維修,事成後再攤分工程費用。他又提到,無論是石澳,抑或是南丫島,都反映政府要多加保養偏遠地區的斜坡,只要是有人居住,都涉及安全隱憂,山泥傾瀉,一單都嫌多,應該同樣被重視。

謝偉銓特別提到,自己留意到有業主非法興建引水道和去水渠等設施,擔心這類設施都會增加山泥傾瀉發生的風險,希望政府加以留意。(點新聞圖片)

立法會議員謝偉銓表示,許多業主違規僭建,影響斜坡結構。以紅山半島74號業主的屯門別墅為例,僭建4853呎,七年未拆,只被罰款2.5萬元,遠遠低過市值租金。謝偉銓認為,罰款過輕,認為要提升金額,以收阻嚇之用。他特別提到,自己留意到有業主非法興建引水道和去水渠等設施,擔心這類設施都會增加山泥傾瀉發生的風險,希望政府加以留意。卓子然則指,香港的斜坡保養和維護已經做得很好,令市民的警覺意識薄弱。他形容,今次黑雨是個很好的教育機會,提醒他們惡劣天氣下要遠離斜坡,避免傷亡發生。

(點新聞記者袁由報道)

更多閱讀:

梁熙跟進耀東邨斜坡維修進程 耀興道或須封閉數月

紅山半島再揭1間僭建 3屋未應門政府明日申手令入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專題|山泥傾瀉手尾長難修復 議員提醒留意非法建渠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