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今日(13日)在2023年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近幾個月,受美元走強和國內季節性購匯較多因素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保持基本穩定並略有升值,人民幣匯率總體上沒有偏離基本面。
截至9月末,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9.55,較6月末上漲2.9%。其中,人民幣對英鎊升值4.3%,對歐元升值3.9%,對日元升值3.5%,人民幣較其他非美元貨幣走勢偏強,人民幣匯率外部壓力有望緩解。「中美利差倒掛不是新問題。近兩年來,中美通脹走勢和貨幣政策周期分化,美聯儲連續加息,美債收益率大幅上升,我國利率水平則穩中有降,中美利差收窄並於去年二季度開始倒掛,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已經在市場化價格中體現。」鄒瀾說。
他表示,從趨勢看,未來中美利差會逐步回歸正常,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本輪加息接近尾聲,美債收益率創十幾年高點後回落,近期市場已在逐步消化本輪加息周期的完整信息,中美利差將逐步恢復至正常區間,這將有利於支撐人民幣匯率。
鄒瀾表示,總體而言,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具有堅實基礎。中國人民銀行將把握內外均衡,堅持以我為主,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既注重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也會堅決對市場順周期單邊行為進行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