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融合,越來越多港人北上內地購房置業、升學及養老,從而衍生出大額資金跨境匯款的問題。工聯會今日(3日)舉行記者會,提醒及呼籲市民正確使用跨境匯款渠道進行匯款,同時,就港人在粵港澳大灣區內跨境匯款機制提出優化建議。
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表示,自2009年以來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與特區政府駐粵經貿辦推出免費法律諮詢服務,為香港市民提供內地法律查詢和求助,其中關於涉案查詢、匯款凍結等事務查詢量長期高企。單是2023年1月至9月,法律熱線一共接獲64宗關於使用本港找換店匯款結果令內地銀行戶口被凍結的查詢求助,平均每月7宗以上。

2023年2月,案主葉先生通過找換店,把25萬港元匯款到內地的銀行賬戶,打算作為在中山居所的裝修和購置傢俬使用。今年3月初時他已查到資金到賬,但在3月下旬發現自己的銀行賬戶被凍結,其後聯絡銀行職員並告知賬戶被湖南公安凍結,4月時他到湖南公安派出所備案,至今銀行賬戶還未解凍。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律師代表萬暄予指出,使用找換店匯款有兩大風險,一是收款銀行賬戶被凍結,且賬戶的解封時間難以確定,大大影響銀行賬戶和資金使用;二是如收款賬戶匯入款項被內地司法機關認定為犯罪團夥所得、涉嫌詐騙所得資金或牽涉洗黑錢等,有可能被裁判沒收或退還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匯款人將難以追回資金。
萭暄予提醒,如果內地銀行賬戶被凍結,應該第一時間與銀行取得聯繫,獲取公安機關的聯繫方式、凍結案號、銀行詳細交易紀錄等資訊,其後與公安核實「涉案賬戶」的資訊及具體交易金額,配合公安機關提供與「涉案賬戶」有關的交易紀錄,如找換店的匯款單、支付給找換店的等值貨幣、找換店確認「涉案賬戶」轉賬至銀行賬戶的紀錄等相關資料,並供公安機關核驗。如果需要的話,最後還需配合公安機關做調查筆錄,等待公安部門調查結果。

黃國建議特區政府加強宣傳,讓市民認識和了解更多跨境匯款方面的資訊,並提醒市民有關坊間找換店匯款帶來的風險情況,同時,期望兩地相關部門未來能更緊密溝通,逐步優化港人跨境匯款機制,如簡化匯款申報程序、適時調整匯款額度等,並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待能解決金融安全以及相關技術問題後,再推展至其他省市乃至全國範圍施行。
(點新聞記者悠然報道)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