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聚焦高質量發展 政商學界領袖共探香港機遇與擔當

【點新聞報道】由特首政策組、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3」今日(15日)在政總舉行。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論壇致辭時表示,香港是國家的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下,具備「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剛剛在北京舉行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聲明強調,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這不但顯示中央政府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高度肯定,更彰顯國家對香港開創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局面,實現新飛躍寄予的厚望。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致辭時表示,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是國家雙向開放的重要橋樑。在當前逆全球化趨勢抬頭、一些國家對香港「去功能化」的挑戰下,香港要始終高舉開放的大旗,發揮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同國際經貿規則順暢銜接的優勢,為國家制度型開放當好「轉換器」,以更高水平的開放破除「脫鈎斷鏈」的圖謀。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綠色低碳轉型

此次論壇活動的講者覆蓋政界、商界及學界人士,圍繞活動主題「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香港的機遇與擔當」發表真知灼見。

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博士在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經濟已經不可能像過去那樣主要依靠低質量要素,高強度投入來驅動增長,也不可能依靠低水平製造業大規模擴張來推動發展,必須轉向高質量發展軌道。

王一鳴指出,轉向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過去的技術追趕階段,中國的科技進步的路徑之一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創新以終端產品的集成創新為主,基礎研究原創能力較為薄弱。未來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必須加強前瞻性基礎研究,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帶動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在更多領域躋身國際領先行業。

而香港的高校科研機構基礎研究優勢明顯,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領域有些已處於領先地位,在國家科技創新中能夠發揮獨特的作用,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園等平台,把香港的基礎研究和大灣區的創新科技產業化優勢結合起來,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問題。

王一鳴還提到,推動促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綠色低碳轉型。香港可以發揮金融業發達和專業人才聚集的優勢,在加強環境信息披露,完善綠色金融工具,發展碳交易市場方面與內地合作,助力內地的綠色轉型同時拓展香港的綠色經濟發展空間。

繼續鞏固和發揮香港金融服務優勢

在特別嘉賓演講環節,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就如何進一步的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分享了幾個方面。黃偉綸指出,特區政府提倡以產業導向的政策發展高端產業的體系,涵蓋創新科技、生命健康和醫藥研發文化創意、中醫藥和新能源加工等等,目標是透過政策和資源的支持打造更多元更有活力更規模的產業系統,為市民帶來更多高質量的就業機會。新的政策措施包括成立數字政策辦公室及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

同時,黃偉綸表示,特區政府會繼續鞏固和發揮金融服務的優勢。他提到,接下來會落實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宣傳小組各項建議,加強股票市場的競爭力,亦會透過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深化大灣區金融合作的措施,進一步的聯繫國內外市場和投資者,打造更創新多元的金融市場,擴大與內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

今日的論壇活動匯聚內地、海外和本港20多位專家學者、商界領袖和政府官員作演講,超過400人出席,各界專家學者們圍繞國家持續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下香港未來的機遇和應予擔當的角色分享各自觀點,剖析了未來經濟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聚焦高質量發展 政商學界領袖共探香港機遇與擔當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