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香港地少人多、生活成本高昂,由於內地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近年發展迅速,對港人具有強大吸引力,本港今年實現與內地全面通關後,掀起「港人北上」熱潮。根據入境處統計數字,11月及12月每逢星期六北上的港人平均每日逾30萬。但與此同時,養寵人身處內地時,心卻牽掛著香港家中的愛寵,十分糾結。如此,「港寵」隨港人一同北上是否可行?
寵物入境香港難
香港寵物入境耗時長、手續複雜,各項條例十分嚴格。特別是寵物從內地來港,更是難上加難。由於香港已有超過30年沒有出現狂犬病個案,而內地屬於狂犬病疫情未受有效監控的第三組別,貓狗抵港後會被送往指定管理中心,必須隔離120日,當局其後確定沒有狂犬病臨床病徵,收取所須費用就會放行。
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指,條例是為防止狂犬病流入香港,但有必要進行寵物流動性的相關研究。現時網上廣泛流傳內地購買寵物第二日直達香港的廣告,強調是在嚴格法律下滋生的完全非法且不能監管的渠道,當中涉及動物福利。疫情期間,本港曾出現有水警追查走私動物船隻,但在追截過程中寵物遭人扔入大海的事件發生。
「要考慮法律是否合適現在的社會狀況。」何俊賢認為,不僅寵主難以接受過長的隔離期,寵物在缺乏主人照料時容易產生抑郁等情緒問題,因此有必要在合理情況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過渡期,惟政府現時隔離四個月的要求過於嚴苛,令大家完全規避,認為針對這一問題有必要重新檢視需要優化的地方,探討能否提升風險承受的上限,例如如何在風險可控情況下,「開一道門」容許寵物來香港,逐步按照公共行政的方式處理和減少問題的負面影響。
內地寵物友好「覺醒」
香港寵物友好的商場和酒店都不少,惟當中涉及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例如雖然商場允許寵物進入,但限制寵物在商場範圍內落地行走,寵主必須以寵物車、袋或手抱方式與寵物同行,而商場內店舖亦不允許寵物進入。部分酒店亦存在類似問題,例如寵物友好酒店的餐廳不設戶外桌椅,亦因牌照問題不允許寵物入內陪同寵主就餐,令「Dogcation」變為在房間「嗌外賣」。狗狗要出街方便,惟有寵物友好酒店坐落繁華鬧市,卻不設足夠的寵物玩樂空間,令住客被迫車水馬龍中「放狗」,頗為危險,而「為保狗命」,唯有將愛犬抱去較遠位置,造成不便。
寵物友好近年在深圳成為大趨勢。記者走訪幾間大型商場,發現寵物友好這一概念早已不僅僅停留在「是否允許寵物入內」的那「一道門」,而是真正從便利寵物和養寵人的角度出發,為他們提供舒適且便捷的環境和設施。
有商場搭建寵物友好電梯,設部分電梯為寵物友好專梯,以此區分攜寵人士和害怕寵物或對寵物敏感等人士,減少不同人群之間的衝突。此外,亦有商場設有寵物友好衞生間以及寵物休息和活動區域。更有商場將「共享」概念融入寵物友好,推出共享寵物推車、寵物背帶、牽引繩等設備的租借。不過據記者觀察,養寵人基本都會隨身攜帶寵物出門所需物品,但商場的寵物友好設施會令人倍感「窩心」。

陳凱欣:寵物為家庭一份子 研「自由行」或開拓更廣闊市場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是一名「資深寵主」,第一次養狗是當年做記者在採訪寵物診所時收養的一隻被人遺棄的約瑟爹利混西施犬,一養就是15年,在愛犬去「汪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非常傷心。直到差不多9年後,她又在機緣巧合下領養一隻臘腸犬,雖然至今僅年幾時間,寵物與家人早已建立不可替代的深厚感情。講起這段故事時陳凱欣洋溢着幸福,又隨即向記者展示她與女兒的聊天記錄中大部分內容都是關於狗狗,她們稱呼愛犬為「細細佬」。
寵主視寵物為家庭一份子,特別是養狗人士,會在計劃旅行時考慮到愛犬寄養時缺乏陪伴而避免長時間和遠距離的路線。陳凱欣亦不例外,她透露女兒和狗狗關係十分要好,雖然年紀輕輕卻也會擔憂旅行時小狗缺乏照顧,因此她想到如果港人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短距離旅行若可帶同小狗一起前往,認為即使回港後在家隔離一段時間也是可以接受。
陳凱欣深感內地近年在寵物友好方面的各項措施非常先進,而香港雖然感覺上對於寵物的包容度高,但事實上受到法律和食肆牌照的規管,很多餐廳不能帶寵物堂食,因此寵主帶寵物出行時就餐存在不便。她坦言內地的寵物友好力度有吸引力,認為香港在這部分的法律已較為落後,尤其是食物業規例,指明白初衷是過往擔心寵物傳播疾病或有食客將餐具混用,但這些問題在行政措施上即可解決,無需上升到立法層面。當然為考慮平衡各方人士,她建議在食肆內設立寵物區和非寵物區,以照顧不同人士需求,強調寵物大灣區遊能夠促進兩地交往和短期旅遊。
對於預防狂犬病傳染方面,本港狗隻疫苗的種類分為狂犬病疫苗及核心疫苗,其中狂犬病疫苗必須每三年接種一次,而核心疫苗需每年接種,以有效預防包括狗瘟、犬病毒性腸炎及犬傳染性肝炎等五種疾病。陳凱欣表示,寵物自由行的前提必然是做好檢疫,本港狗隻有晶片,可以查詢到接種疫苗等記錄,而寵主自知有責任照顧好寵物,其中狗隻的定期驅蟲、疫苗等皆為必需,相信狗隻傳播狂犬病等機會較低。她認為,如果可以做到寵物自由行,或會在豐富港人休閒活動的同時,開拓新興旅遊產業等更廣闊市場,亦相信有助於吸引內地愛狗人士來香港旅遊消費。

何俊賢:寵物入境檢疫阻礙人才來港 倡「自由行」滿足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過後,香港特區政府積極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及緊抓國家發展機遇,伴隨大批港人「北上」和內地旅客「南下」來港,兩地間人流往來十分頻密。立法會議員何俊賢見到社會趨勢和市民需求,提出寵物「自由行」議題,不僅可以滿足港人帶寵物探索世界的想法,也利於吸引人才來港。
本屆特區政府提出多項舉措著力「搶人才、留人才」,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3施政報告中中提出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大學名單及成立「人才服務辦公室」等政策。何俊賢表示,粵港澳大灣區鼓勵人才流動,惟他留意到過往有內地人才因難以接受寵物分離4個月的入境檢疫規定,最終拒絕香港優質的工作崗位並選擇到新加坡發展,強調現時香港的寵物入境檢疫規定,勢必會對養寵人士來港旅遊或發展造成阻滯,影響人員流動。他認為,如今寵主對待寵物的價值觀有新看法,不希望分離,因此有必要探討「寵物跟人走」的可行性。
不過,何俊賢坦言推動此項議題或存在困難,取決於政府會否將此狀況視作需優先處理事件。他指,增強發展動能固然重要,香港要順應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趨勢吸引人才,當存在影響人才流動的情況時,需嘗試尋求解決辦法。另外,從世界角度看,動物福利逐漸提上議事議程,何俊賢指雖然現時處於口頭推動階段,但不排除會提出書面質詢,認為這項議題應在合適情況下處理,盼望屆時政府提供時間表,令社會有所準備。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