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翔畫短說|台灣小心,美國盟友哪有好下場

文/陳鳳翔博士
以人權衛道士自居的美國政府,助紂為虐惹公憤,民望插水。其發動的經濟戰、文宣戰、科技戰(拘留孟晚舟啟動)……被盟友日漸識破,後續如何?

一、道德戰孤獨 遭盟友唾棄

以色列被襲的反擊,用「種族滅絕」作為戰爭工具(註一),三個月內無差別地殺害了逾1%的巴人(2萬多)。醫院、學校和難民營被炸、記者和法國外交官被殺、手無寸鐵舉起白旗的人質被擊斃。鐵證如山下,美國政府堅持袒護,提供軍援,反對聯合國停戰決議。

對比無中生有的「新疆滅族」(註二)〔包括曾訪新疆的法國作家維瓦斯出版的《維吾爾假新聞的終結》可證明「新疆滅族」是假新聞〕,美方強烈譴責及制裁,雙重標準難說服廣大的發展中國家。正義先鋒見也門胡塞武裝和安華首相,對以色列商船分別襲擊和禁靠泊大馬港口。七成貨運只有繞道,為此美國組織聯合護航行動(註三),但盟友沒有實際派兵參與成為笑話。

結果之一,站在正義一方且擁陸路運輸的中國受影響最少;而歐洲盟友面對成本上升,代價將會最高。關鍵則在於事件的反映:1. 勉強盟友組隊,僅得寥寥無幾的敷衍回應;2. 再一次不敢單獨及直接面對戰事!據此,美軍實力和統領能力皆大勢已去?

但可以肯定,誤導盟友的鐵證還包括2003年的洗衣粉謊言,藉口入侵伊拉克並殺死其總統,英國於2016年才承認參與該場戰爭並造成17.5萬平民喪生是違法。「盟友」,是被利用的!

二、貨幣戰狡詐 害盟友重傷

分析拜登,一言以蔽之:騙!「人而無信」(《論語·為政》)。拜登上任的外交政策是「修復盟友關係」(註四),但實情是利用誠信謀求私利。根據2023年年底國際支付(SWIFT)的資料,兩年過去,歐元成為大輸家:佔全球支付貨幣的比重急跌二成至近四成。

俄烏衝突前夕的兩年前,中俄剛達成為期30年天然氣合同,將以歐元結算,藉以擺脫美元長臂管轄。(註五)美國盟友的貨幣看似受惠,但形勢隨即急轉直下。十月,前德國總理施羅德接受《柏林日報》採訪時稱,美國2022年不允許烏克蘭繼續與俄羅斯進行和談(註六)面對俄烏衝突加劇,德法前往勸和,甚至答允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可惜,美國一家反對,戰禍最終爆發。一場代理人戰爭,配上聯盟制裁、截斷貨幣支付,俄羅斯受壓。然而,豪宴總有成本,需要找人「埋單」,放棄廉價能源和商品的是歐洲,最痛的自然也是歐洲;同時盟友被迫抗衡中國所謂「脅迫」,供應鏈進一步受損,通脹壓力下歐洲經濟沉淪,歐元不受歡迎無法避免。不同個案還有日本的百年「東芝」和法國的科企巨頭「阿爾斯通」所受美國的迫害(註七),以及英國持續沒落的白宮害命角色(註八)。用名句作小結,「做美國的敵人很危險,做美國的盟友更致命」!

三、貿易戰忠姦 充盟友求榮

美國政府表裏不一,人權和民主掛口邊,實質是「美國優先」,或者是為了「軍工複合體」的財閥利益。美國選舉需要大量經費,軍事企業佔了主力,例如利益照顧下無法禁止售賣槍械;另一例子是推動戰爭,以人民財富支援國外打仗,轉一圈付給軍工企業購買軍備(註九)

為民生,推動的不應是戰爭和對抗!促經貿,例子包括2003年香港受「沙士」重創,經濟蕭條,內地助港簽訂經貿協定(CEPA),首創港澳個人遊的「自由行」,香港重啟動力(註十)。至今補充協議多達十份,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便利,專業人士跨境認證,發展大市場取長補短,組成氣勢磅礡的超級城市群,前景秀麗。然而,美國政府不停對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妄加指責、誣衊和肆意制裁。

其負面觀點,則出現在兩岸經貿協議(ECFA)。協定於2010年由馬英九啟動,龐大大陸市場助台賺取巨額貿易順差。但在2014年升級「服務貿易」時,則面對歪理滔天的「太陽花學運」反對,結果新協定胎死腹中,更遑論投資便利。民進黨政府陽奉陰違破壞協議,單方面把2,000多種產品單一針對大陸限制進口,協議已奄奄一息(註十一)

忘恩、忘本、忘祖,只顧媚美認賊作父扮盟友。白宮協助經濟,原來是強行禁止晶片銷售。美方政客是促戰、或是促經濟?今天盡顯世人眼前。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人民福祉請回頭是岸。

四、輿論戰瞞騙 偽盟友將亡

最簡單的事實被忽略,政客藉助媒體護航。拜登政府推《戰略競爭法案》, 5年花15億美元給媒體進行反華虛假報導(註十二)。台灣衍生無窮無盡的似是而非、各自合理化的碎片爭論。然而,自由不等於真實,根據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2023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註十三)最新的媒體信任度調查,台灣僅得28%,排名世界榜的後列。推動民主、推動自由,與烏克蘭共同點都有美國政府的指點安排:「美國民主基金會(NED)在烏克蘭資助了多達65個非政府組織」(註十四);「台灣民主基金會則由NED促成」(註十五)

拜登的真實動機日漸暴露,烏克蘭成為戰灰,很快更成為棄卒,國民死的死、離的離,遺下破碎的國土、欠下一身的國債。當日一片熱騰騰的呼聲,拜登一再拍着澤連斯基的肩膀表示支持,今日在台灣某些政客身上彷彿出現。假仁假義的白宮政府,成為聯合國愛好和平的全人類公敵,樹倒它朝必會猢猻散。歐洲一些政客、領袖、某些委員會主席等,賣國求榮迫使烏克蘭走向戰爭,縱容以色列犯下戰爭罪行。是與非,日後歷史記載必會追究。不要誤托終生,台灣的中華兒女,美國盟友哪有好下場!最後,以詩一首《白宮,自毀之路》作結語:瀛寰月夜嚎,自許比天高。夥裹羊皮憫,狼心笑裏刀。

 

備註:

註一: 聯合國新聞:埃及代表:無法制止戰爭罪行損害聯合國的公信力 2023年12月12日;RTHK,美媒稱一名為法國工作外交人員在加沙以軍空襲中喪生 2023年12月17日 ;無綫新聞:【以巴衝突】三名以色列人質被以軍誤殺前已舉白旗 士兵沒遵守交戰規則 2023年12月16日。

註二:馬誠:美西方編造所謂“種族滅絕”意欲何為?,《國觀智庫》,2021年3月25日。

註三:「宣佈建立『繁榮衛士行動』 (Operation Prosperity Guardian)…,聯合英國、巴林、加拿大、法國、義大利、荷蘭、挪威、塞席爾和西班牙等多個國家共同應對紅海南部和亞丁灣的安全挑戰,目標是:確保所有國家的航行自由並促進區域安全與繁榮。 」見國防部長2023.12.18.的聲明。    

註四:美國白宮,Remarks by President Biden on America’s Place in the World, 2021.2.4.  

註五:路透社:Russia, China agree 30-year gas deal via new pipeline, to settle in euros,2022年2月4日

註六:《香港01》,「德國前總理揭美國禁止烏克蘭與俄羅斯和談」 ,2023年10月22日 (www.hk01.com/即時國際/953904/)

註七:陳鳳翔,「三大科企.命運各異」,《點新聞》和《灼見名家》,2023年9月 

註八:陳鳳翔,「歷史巨輪看英國沒落」,《灼見名家》,2022年9月。(www.master-insight.com/?p=311758)

註九:雷鼎鳴,「軍工複合體騎劫了美國」,《經濟日報》,2022年5月13日 

註十: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處《內地與香港關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 

註十一:中國《商務部公告2023年第54號 商務部關於就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最終結論的公告》,2023年12月15日 

註十二:「拜登政府則推《戰略競爭法案》,再來5年花15億美元給媒體進行反華虛假報導」 -《灼見名家》,陳鳳翔,「自由網媒成功.國家勝利在望」,2023年1月20日。

註十三:「全球六大洲在內的46個國家的數字媒體發展狀況,臺灣受訪者對於媒體的整體信任度僅有28%,為調查國家中排後水準。」 - 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ISJ)《2023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 2023年6月 

註十四:「NED在烏克蘭資助了多達65個非政府組織。」-中國外交部,「關於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一些事實清單」。

註十五:「感謝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葛胥曼創會會長和威爾遜會長,分別促成『臺灣民主基金會』的成立,以及去年首次將「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移師臺灣舉行。」 - 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2023年8年8日 (https://www.roc-taiwan.org/us/post/14263.html)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翔畫短說|台灣小心,美國盟友哪有好下場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