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講真D|重新思考公共財政 香港不能成為「福利特區」

文/陳術

特區政府正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進行諮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7日)發表網誌,表示現時政府的開支必須進入整固期,提到部分公共服務的收費長期未有調整,以及部分「用者自付」原則下提供的服務收入遠遠未及收回成本,也許是時間作出檢視。開源節流,肯定是任何政府應對財政緊張的必要舉措,而筆者有一個更為長遠的顧慮,那就是香港奉行簡單低稅制,無止境地增加各項開支,政府還能承受多少年?

陳茂波在其網誌指出,幾年疫情期間,政府動用了大量資源抗疫防疫之外,公共開支同時急速增長,現時要對公共財政進行整固、節流開源,逐步把政府收支回復平衡。他又表示適當開源、增加政府收入亦是必須的,開源的考量要兼顧實際發展階段的狀況,長遠而言增加收入的關鍵在於經濟發展蓬勃,而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鞏固和提升香港「八大中心」的發展,並抓緊粵港澳大灣區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機遇。

把握國家機遇 亦必須嚴控開支

香港是外向型經濟,環球經濟不景或者經濟週期處於下挫階段,香港必定不能獨善其身,兩地通關後香港經濟未能實現V形反彈,實在可以理解;要把握好不同的新機遇,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一途,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尋找商機是另一途。這些機遇,特區政府能看到,商界能看到,有眼光的香港青年都看到,只是筆者同樣關注的,還有香港本身的財政結構問題。

過去幾年,特區政府用於抗疫的開支,接近6500億港元,可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是市民生命健康勝於一切,這些開支不能避免。誠然,撇除之前的抗疫開支,香港的財政能否持續?過去五年,本港的社福開支,上升了超過五成;另外,醫療開支也上升了44%,教育開支則大約上升了21.6%,不同開支不斷增加,特區政府以至社會能承受嗎?

香港不是行福利主義的地方,社會一直奉行簡單的低稅制,薪俸稅稅率最高為15%,公司利得稅稅率則為16.5%;低稅制的好處,在於它能吸引更多投資,包括本地、內地以至國外的投資,但低稅制也在提升醒我們,行福利主義或者一直增長社福及醫療開支,政府終有不能承受的一日,如特區政府在若干年後例如10年、15年後出現結構性財赤,那麼為財赤「埋單」的,就是今日的青年或者正在成長的兒童。

還有人口老化的大挑戰

根據聯合國的人口分析,預計在未來30年內,65歲及以上的人數將翻倍,預計香港在2050年會成為全球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或將有40.6%的人口為65歲或以上。四成人為長者,公共醫療開支會增加多少倍?社福開支又何以為繼?表面上這是遙遠的問題,但現在已是2024年,距離2040年或2050年,也不過十幾至二十幾年,一個能為社會長遠策劃的政府,現在去研究、着手處理財政問題,其實也不能說是「早」了。近年,我們看到歐洲等不同地方因為債務、財政問題而令社會陷入混亂,在國家安全等問題我們要防微杜漸;在公共財政問題,我們也要防微杜漸,香港不能只顧今天,而眼看將來跌入「財政懸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重新思考公共財政 香港不能成為「福利特區」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