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方俊明
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一年來,兩地居民商旅往來日趨頻密;而深圳福田站-香港西九龍站「靈活行」改簽業務開通帶來的便利性,更促使廣深港高鐵福港段的客流節節上升。
自今年1月10日零時起,往來「福田-香港西九龍」的列車由每日74趟增加至98趟,並延後部分短途列車的末班車開出時間,福田往香港西九龍末班車延後至22時31分,香港西九龍往福田末班車延後至23時。此舉進一步滿足了粵港兩地居民「雙向奔赴」需求,便利兩地居民日常往來、旅遊及商務出行。
其實,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加速互聯互通,「軌道上的大灣區」近年亦探索更加成熟的運營經驗,包括廣深城際推行多樣化的列車運行模式。其中,廣深城際部分動車組列車運行時刻優化調整「大站直達」,途中不停部分車站,廣州東站至深圳站最快64分鐘可達,實現兩地「市中心」與「市中心」無縫連接,更加方便旅客出行。

廣深城際在提升列車運行效率同時,也進一步完善「公交化」運營模式,較大範圍地採用「站站停」的公交化模式運行,高峰期幾分鐘一趟,全力滿足沿途各站商務、通勤等客流需求。這些運行模式亦為廣深港高鐵提供經驗與借鑒。
今次「福田-香港西九龍」列車頻次加密以及延長末班車時間,進一步滿足了兩地旅客「隨到隨走」、「雙向奔赴」的需求,亦可望為下一步完善推行兩地鐵路交通跨境「公交化」服務模式打下基礎。
軌道交通在區域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今「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加速推進,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更加暢通、頻密的鐵路交通「公交化」需求也日趨擴大,亦將帶動貨物、資金、數據、信息等要素的加速流動,大灣區的區域核心競爭力、要素資源聚集力、經濟影響輻射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更多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