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立法會今日(22日)下午舉行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政府當局集中討論為實施垃圾收費而進行的準備工作的進度報告以及徵詢與會委員就實施垃圾收費最新推行安排的意見。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環境保護署署長徐浩光、環境保護署副署長陸嘉健及署理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胡勁欣等出席。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陸嘉健表示,垃圾收費執法方面,計劃實施的前6個月會設一個適應期,執法人員會盡量以勸喻、口頭警告等處理違規情況,在適應期之後,當局會採取以「風險為本」的執法模式,特別會在違法黑點等進行執法行動。
陸嘉健稱,為協助市民可以適應垃圾收費計劃及改變棄置廢物習慣等,當局會在垃圾收費實施初期向三類住戶派發免費指定袋,包括:「三無」大廈、鄉郊村屋以及公屋包括過渡性房屋等。獲派發的指定袋容量為15公升,每戶每月20個,一共派6個月。
至於「三無」大廈住戶,當局會安排物流承辦商,為每一個住戶上門派發免費的指定袋,如果派遞時候沒人應門,會留下一張通知卡,市民事後可以去智能櫃或者提貨點取回免費指定袋。公屋方面,房協、房署會負責為住戶派發免費指定袋,鄉郊村屋住戶,當局會透過村代表及鄉事委員會派發。
此外,陸嘉健稱,為配合垃圾收費計劃實施,當局一直在擴展社區回收網絡,「綠在區區」已在全港開設170個公眾回收點,今年內會逐步在50個公共屋邨內設立小型回收點。廚餘方面,當局會在全港公屋放置智能廚餘回收桶,並在廚餘回收服務擴展到全香港所有公屋,預計在農曆新年前可覆蓋至100個公共屋邨,涉及大約115萬名居民。此外,當局亦透過回收基金及環境資源保護基金,協助私人住宅樓宇安裝廚餘智能回收桶,預計農曆新年前可以覆蓋到大約30個私人屋苑,及三條鄉村,安裝大約100部智能廚餘回收桶。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劉國勳建議,政府在推行垃圾收費的初期,可以考慮全民免費派發指定袋,讓市民學習的同時來適應政策,以及減少他們的財政負擔。對此,謝展寰回應表示,垃圾收費在政府部門先行先試起到一個模範作用,從中發現問題去改善,他認為對公帑使用要負責,暫時不需要政府去進行全民派袋,指出垃圾收費計劃全民都有責任,例如物業管理公司可以自發性派發指定袋給居民,例如每個月派20個左右,居民不夠用可以自行購買,從而養成一個良好習慣。
針對廚餘回收問題,不少議員關注現階段政府廚餘回收桶在農曆新年前僅僅覆蓋100多棟公共屋邨大廈及部門私人住宅樓宇,存在配套不足的情況。謝展寰回應表示,回收配套會隨着計劃實施不斷去擴展,很難一開始就做到能夠「收曬」,會慢慢去擴大。對於一些分類回收問題,謝展寰稱會在先行先試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進行改善,然後分類示範給市民看,如何處理廢物及分類。
立法會議員陳克勤、梁熙等提出,在垃圾收費計劃中,市民可以如何處理一些較大型廢物,例如地拖棍、光管等,謝展寰回應表示,例如光管等物件可以進行回收,市民可以拿去回收站,不用當垃圾處理,對於地拖棍等物體,他指出,市民如果貪方便可以貼標籤之後拋棄,或者也可以聯合家中其他長條型垃圾一起拋棄,這樣可以節約費用,或者市民可以將這些可進行回收的物件拿去回收站進行處理,不一定要當作垃圾處理。
立法會議員邵家輝指出,市民在出街時產生的一些隨身垃圾或一些空飯盒可否扔進街道上的垃圾桶,還是需要購買指定垃圾袋?謝展寰稱,市民出街時隨身產生的垃圾,例如紙巾、飯盒等小型垃圾,可以棄置在街道的垃圾桶內,不需要特地去買指定袋。
立法會議員劉業強指出,現時不少網購或網上平台都會提供自家用的紙袋,建議政府與這些平台合作,改為用指定垃圾袋或在平台內添加指定垃圾袋,方便市民購買,並指出網傳已有假冒指定垃圾袋出現,冀政府加強執法。謝展寰回應表示,垃圾收費計劃的本意是想讓市民去思考可以如何減少產生垃圾,他舉例在外國因推行垃圾收費,不少產品的過度包裝在慢慢減少,作為政府部門,會與重要合作夥伴交流,商討如何減少廢物產生。對於假冒指定袋,他稱,當局會做好市面及網上執法巡查,並建議市民去超級市場、指定銷售點等購買指定袋。
(點新聞記者報道)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