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品評四方|美國內部對台灣問題舉棋不定 難有共識

文/關品方

去年11月三藩市會談後,中美高層就台灣問題各自發表立場。中方主動出擊,提出兩點要求,第一是美國停止武裝台灣,第二是美國支持和平統一台灣。一石擊起千層浪,美國的即時反應是重複口是心非的一套,表面上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實際上仍然千方百計要掏空這個原則。

最近美國內部出現很多噪音雜音,在台灣問題上表現極不一致。今年是美國大選年,兩黨競爭激烈,有可能把台灣問題突出為政黨重要爭議之一。是和是戰,客觀上將被逼表態,二者擇一。客觀形勢是,美國「戰略含糊、態度曖昧」的台灣政策或已開到荼靡,再也逃避不了。今年內或會被迫不得不走向清晰,要麼同意中國提出的兩項要求,要麼徹底撕破臉,不再掩飾——繼續武裝台灣,意味着實質上「不支持」和平統一。

隨着中美之間軍事和科技力量的差距拉近,中國近年來從步步為營到現時步步緊逼,能否從後發制人轉化為後發先至,還要看看。美國的台灣政策或已逐漸來到臨界點,不得不揭出底牌,不得不講清講楚。

由此觀之,近期不少中美學者就當前局勢表達憂慮,毫不奇怪。美國台海問題專家最近表示,美國或需要對中方提出保證:不尋求永久性地將台灣與大陸分離。這是往後退一步,是「支持台灣和平統一」的含蓄回應。這位專家認為中方不必擔心賴清德會真搞「台獨」,因為他受到許多(來自美方的)制約。

以上是鴿派言論,旨在平息紛爭,主和。但有不少美國兩院議員唯恐天下不亂,為了突出自己,老是鼓動甚至誘逼賴清德,讓他做出踩過紅線的危險事情。彼此之間背後有什麼利益輸送不得而知,但年前蔡英文看似無法拒絕佩洛西竄訪台灣的事件,或許將來會在賴清德身上重演。

據網媒報道,美國昆西研究所東亞項目主任近日表示,賴清德曾隱晦地表示希望得到美國更多的尊重,希望有朝一日「走進白宮」。這是和美國鷹派議員唱雙簧,讓這些議員在美國國會內推動反中。賴清德一旦走進白宮,不管怎樣低調安排,中方肯定不會坐視無行動,從而引發中美之間的危機。這是鷹派言論,旨在挑釁搞局,主戰。

另有曾任美國中情局高官的專家指出,國家統一和統一台灣是中國不可改變的既定目標,而且正積極推動達成。他認為美國對華政策不應不斷以切香腸的方式掏空一個中國的原則;過分縱容「台獨」勢力將陷美國於與中國發生衝突的危險境地。這是以中間落墨的方式向鷹派提出警告,但沒有太多新意。

中國外交學院美國事務專家指出,美國短期內將仍然採取「以台制華、以台弱華、以台變華」的戰略,其核心目標依然是對華進行激烈的戰略競爭,緩和只是表象,本質還是意圖孤立和打擊中國,不認同「地球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各自發展,雙方應合作共贏」的中國倡議。美國政客一旦把台灣問題內政化,成為民主共和兩黨對抗性的政治議題,台灣就會成為美國兩黨在今年的總統選舉中重要的拉扯。誘使中國武統台灣或是支持中國和統台灣,就會成為兩黨為自己拉票的議題,將使台海局勢面臨更多不確定性,不排除出現失控的局面。如果是這樣,中美關係勢將一波三折,地緣政治對抗形勢將持續欠穩。

日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見美國總統顧問沙利文時再次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具爆炸性的問題,台海局勢不穩,中美關係難安。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最符合中美雙方利益,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最重要護欄,中美雙方共同遏制「台獨」是最緊迫的任務。然而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美國內部的對台政策現時還在和平與戰爭的兩端搖擺。和當年的尼克松總統不同,白宮現時已不是唯一能夠決定中美關係的力量,國會山莊(參眾兩院)、五角大樓和華爾街大鱷都可以左右大局,莫衷一是。彼此之間角力的結果,美國內部各方對抗勢力揉合起來,不一定能夠認清台灣問題的極端複雜性和敏感性,不一定有睿智及時放棄把台灣問題作為工具(「武器化」)遏制中國。然而,客觀形勢是美國的戰略模糊政策在合力的逼迫之下,已經不能再無休止地含混下去。

物極必反,筆者估計,美國對台灣問題的立場或會在今年翻開新的一頁,兩種可能性都有。中美之間是和是戰?值得高度關注。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品評四方|美國內部對台灣問題舉棋不定 難有共識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