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新春伊始 大國重器頻傳新突破

【點新聞報道】新春伊始,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國重器再有新突破。目前,位處塔里木盆地的中國首口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正向萬米地層衝刺鑽進。與此同時,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迎來全面升級;全球首艘深遠海綠色智能技術試驗船進入建造階段;大洋鑽探船「夢想」號擁有11000米鑽探能力,預計年底交付;中國最新研製的深海採礦車正在進行千米海試前的準備……一批批大國重器繼續創造着全新的「中國深度」,打造着遠洋深海裏的「中國名片」。

據央視新聞報道,2月13日,中國首口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下午鑽井深度已突破9900米,正向萬米地層衝刺鑽進。截至目前,萬米深井採用新換上的金剛石鑽頭,已連續50次取出古老岩石標本。

深地塔科1井於2023年12月底鑽入9000米特深地層。專家介紹,9000米地層深處高溫高壓,加上岩石擠壓,導致鑽井進度明顯下降,地層深處的高溫高壓還導致了部分鑽具損傷和部分電子元器件失效。目前,工作人員藉助隨鑽測量系統,實時掌握井下情況變化。

最古老特深生油層將揭面紗

位於天山崑侖山脈之間的塔里木盆地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含油氣盆地,滄海桑田的地質運動導致油氣深埋地下,沉積形成一個個油氣資源「寶藏」。目前已知56萬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儲量佔全國超深層資源量的一半以上。根據地質預測,塔里木盆地萬米深層可能埋藏着儲量豐富的油氣資源。這口井一旦獲得突破,將打開萬米之下油氣「寶庫」,在特深地層形成增儲上產接替領域。

2月1日,在深地塔科1井,科研人員在查看使用過的鑽頭。(新華社)

近年來,塔里木油田已經發現了兩個萬億立方米大氣區和10億噸級大油區,並建成了中國最大的超深油氣生產基地。

塔里木油田通過鑽探萬米深井,能夠更好地解鎖深地勘探「密碼」。眼下,科探井正在向萬米地層衝刺鑽進,鑽頭將鑽穿塔里木盆地13套地層,最終打開塔里木盆地最古老的特深生油層。一旦找到深埋地下的生油層,超深勘探的很多地質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深海採礦車進行千米海試

就在「深地塔科1井」向地下發起「萬米衝刺」之際,中國最新研製的深海採礦車也正在進行千米海試前的準備。深海多金屬硫化物是一種富含銅、鋅、金、銀等多種金屬的深海礦產資源,所含金屬是陸地同類礦物的六百多倍,極具開採價值。而這台深海採礦車恰恰被譽為開採深海多金屬硫化物的「神兵利器」。

眾所周知,隨着深潛器下沉得越來越深,周圍的水壓就會越來越大,當到達3000米的時候,裝備就會承受300個大氣壓的壓力,紙杯也就被擠壓成了一團。為了讓深海採礦車能承受住深海的超強壓力,中國科研團隊不斷摸索,破解着一個又一個難題。

春節過後,深海採礦車就將進行千米海試,海試成功也就意味着採礦車從研發走向了工程化。中國科研團隊的小夥伴們都非常激動,他們也要從千米海底帶上來一個屬於採礦車的「紀念品」,這將是屬於他們每一個人的榮譽。

大國重器|福建艦電磁彈射軌道亮相 海試可期

 

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日前播發系列報道,介紹解放軍全軍官兵聚力備戰打仗,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團結奮鬥。報道中,來自空軍、陸軍、海軍的各型裝備、演訓畫面被披露。其中,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出鏡。相比2022年福建艦下水畫面,其電磁彈射裝置上的施工棚已經拆除,三條彈射軌道清晰可見。目前,福建艦正在開展繫泊試驗,並按計劃穩步推進建設項目。著名軍事問題專家宋忠平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表示,繫泊試驗距離航母海試、入列已為時不遠。他預計福建艦進行一系列小整改後,將轉入到海試階段。

 

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評論員石宏表示,就觀察福建艦來講,角度越多,所展示的細節也就越多。以電磁彈射器為例,之前的正面照我們可以看到福建艦的三條電磁彈射器滑道在飛行甲板上的布局以及間距,但它們到底有多長就沒有太多直觀感受了。而現在公開的側面全身照,儘管還不是90度的正橫角度,但也足以讓我們感受到,福建艦的彈射器滑道原來這麼長,這也意味着福建艦能夠彈射起飛重量很大的艦載機。

新年首飛 「鯤龍」接受低溫考驗

據央視新聞報道,今年以來,多款國產機型在全國各地紛紛開啟「新年第一飛」。

在黑龍江漠河,國產13噸級大型民用直升機開啟了首次高寒試飛。在四川遂寧,新舟60滅火機啟動超低空投水試飛,距離投入實戰再進一步。在黑龍江佳木斯,兩型國產直升機「會師」東北,共同展開低溫試飛。

而在內蒙古海拉爾,中國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M(代號「鯤龍」)也在奮力進行低溫試飛。今年是AG600M飛機適航取證的關鍵之年,為順利完成試驗,試飛團隊制訂了嚴格的計劃表,最終用10天的時間完成三大系統的低溫試驗和4次飛行試驗,提前結束了外場工作。AG600M機務大隊副隊長,航空工業試飛中心機務部董浩說:「它能早一個月取證,哪怕早一天取證,對後續的交付用戶,就能早一個月、早一天,肯定是非常自豪的。」

「移動海上實驗室」 具全球航行能力

全球首艘深遠海綠色智能技術試驗船開工典禮去年10月在江蘇無錫舉行。該船排水量約7000噸,設計航速15節,續航力10000海里,定員80人,具備無限航區全球航行能力,計劃2025年初交付。

「船舶」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執行主任何春榮介紹,作為太湖實驗室的海上核心試驗裝備,該船能夠實現三大主要功能:智能器件、設備與系統海上測試驗證與示範應用,深海裝備關鍵技術演示驗證,深遠海科學試驗作業保障。

據了解,該船應用了首套國產智能中速機以及太湖實驗室自主研發的智能信息系統MarineNet,可實現智能航行、能效優化、健康管理、安全管控、船岸協同等多種智能功能。並配備國內最先進且最完備的海上試驗作業保障系統以及高度融合的數據中心等,能夠滿足各類深遠海裝備海試驗證、機動搭載與作業保障需求,因而被譽為「移動的海上實驗室」。

(來源:大公報 記者張寶峰北京報道)

相關閱讀: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新春伊始 大國重器頻傳新突破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