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春節剛過 回收箱不足 垃圾亂棄

 

新春期間,拜年與慶祝活動頻繁,街上人潮驟增,垃圾量也隨之上升,但全港垃圾桶減少,回收箱也不足,節後街頭出現大量垃圾。三無大廈更有大量可回收垃圾被棄置,包括可回收的賀年禮物包裝紙盒等。有街道清潔工人表示近來亂拋垃圾嚴重:「不少垃圾是可回收的,卻又被滿街棄置,回收箱不足,加上(市民)嫌麻煩。」

有關注團體表示,分類回收是垃圾收費的基礎配套,但不易做到,尤其是三無大廈居民反映,回收點安排嚴重不足。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垃圾收費關乎移風易俗,欲速則不達,要充分做好準備工作,包括在街邊增加回收桶及做好宣傳。

大公報記者春節期間走訪觀塘區康寧道、物華街、瑞寧街、月華街一帶的11座三無大廈,見到很多大廈仍存在可回收垃圾隨意棄置後樓梯的情況,不少是未清洗的酒瓶、裝有廚餘的垃圾袋,腐臭味熏人。記者在垃圾堆中發現不少是紙盒造的賀年禮包包裝,屬於可回收物品。

塑膠回收箱塞滿紙張鋁罐

在外傭聚集的公園,記者見到回收箱幾乎都爆滿,塑料和紙張兩個格子,廢品甚至從箱內溢出。在回收紙張的格子內,有不少塑膠,而回收塑膠的格子內,有紅包、紙張、鋁罐等,反映市民胡亂丟棄回收物。

記者在深水埗一帶觀察,除了鴨寮街一帶較容易見到垃圾桶,其餘街道一般要走數百米才見到垃圾桶,有些甚至一條街只有一個垃圾桶。垃圾桶減少了,但回收箱並沒顯著增多。記者在西九龍走廊、南昌街、欽州街、長沙灣道範圍內的八條街道,僅找到四個回收箱。回收箱難找,垃圾桶又減少,有市民便把一些細碎的垃圾,像是香煙包裝膠紙、飲料包裝等隨街亂拋。

食物環境衞生署根據「公共空間回收及垃圾收集設施改造督導委員會」的建議,逐步減少設置在街道上的廢屑箱數目,現時全港約有11000個廢屑箱,較2018年減少約2400個。

「明明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的,但很多人照樣亂掉,街上垃圾桶少了,他們拿着垃圾走兩步又嫌麻煩,就找些角落去掉了。」清潔工人李先生負責清理北河街一帶街道,他指自從垃圾桶少了,亂拋垃圾情況增多,而回收箱不足,市民的回收意識又不夠,就導致出現這情況。

李先生說,新春期間多了旅客來港,人流也旺,路上的垃圾桶被塞得滿滿,垃圾甚至扔在桶外。一些小型垃圾,例如利是封、送禮包裝等更是棄置得多,清極清不完,「清理起來自然辛苦,政府若在這方面多做教育,會否好一些呢?」

「白天剛清完,中午又會堆滿後巷,飲料鋁罐,塑膠瓶子,什麼都有。」清潔工人華姐(化名)負責北河街一帶數條街道的垃圾清理。打開垃圾桶,裏面的垃圾很多是塑膠,例如清潔劑膠樽,也有外賣飲料塑料杯和紙杯,也有不少鋁罐,「回收箱(就算)放多些,也不知道有沒有用,主要是市民沒有那些意識,萬一回收箱加了,街上垃圾一樣多,那我們不就分分鐘還多了一個清理回收箱的工作?」

社會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向《大公報》表示,三無大廈要做好回收分類並不容易。街坊大多不知道回收點的位置,政府宣傳工作亦有不足,不少人將垃圾扔到街上垃圾桶或大廈的後巷、走廊等,當中有不少是廢紙、塑膠、鋁罐等可回收物。

逐步提升市民回收意識

「其實很多基層市民根本沒有回收的概念,而要回收又不是一出門便即可完成的動作,所以不是太多人關注。」施麗珊建議政府在三無大廈集中點一帶的路邊設置回收箱,並與非牟利機構合作,多做回收及垃圾收費的宣傳,在實施垃圾收費前要快速移風易俗並不容易,要逐步提升市民的回收意識,循序漸進地推行環保。

綠在區區回收站 現覆蓋11區

「綠在區區」現時只在11區設有環保回收站,仍未做到18區全覆蓋。

港現時有11個回收環保站投入服務,並已設立超過130個回收流動點,每周定時定點運作。有立法會議員認為,「綠在區區」回收網絡下俗稱「大站」的環保回收站,只在11區有設置,仍未做到18區全覆蓋,回收流動點亦要盡快加大範圍及增加數量,讓市民能夠便捷找到回收點。

立法會議員陳家珮認為,現時大站雖然已增加到11個,但並非每一區皆有設置,而130個回收點,對樓宇密集的香港而言,亦不算多。她說不少市民仍未有足夠的回收概念,如回收點不算便利,對市民做好回收的誘因不大。她認為在垃圾收費實施後,市民的回收意欲會有所提升,屆時相關的配套若仍未普及,回收流動點又未有增加,在源頭減廢這方面,或會出現民眾回收意欲不高、未能適當地按照回收要求分類的情況。

議員倡加強宣傳做足配套

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隨着街上垃圾桶減少,近日街上的細碎垃圾屑有增多,尤其是農曆新年長假期期間,垃圾就更多了。然而,除了一些私人屋苑和公屋範圍內,能夠較容易找到回收箱,要在舊樓或街上找到回收箱,並不容易。

梁熙認為,街上垃圾桶少了,但對於垃圾回收的相關宣傳及配套卻未能跟上。他建議政府,趁着垃圾收費措施延後實施,多了時間做前期工作,除了可增加街上的回收箱數量,宣傳教育工作也應一天做得比一天多。否則當8月推行垃圾收費,而配套措施原地踏步,垃圾收費工作將難以順利推行。

立法會議員陳家珮認為,若能增加街上的回收桶,能夠更方便市民做好回收分類,「垃圾收費是影響全港市民的政策措施,要循序漸進,從方便市民的角度開始,能夠更有效推廣。」她又表示,如果能夠在增加回收箱的同時,做好宣傳推廣,雙管齊下,有利於提高市民的環保回收意識。

環保署:支援三無大廈源頭減廢

環境保護署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已推出多個減廢回收計劃逐步完善回收網絡,以協助市民源頭減廢,這些計劃包括透過「廢物源頭分類計劃」以及在鄉郊地區提供路邊回收桶,協助市民回收塑膠、廢紙及金屬。該署並持續擴展「綠在區區」的公共收集點網絡,重點支援單幢住宅樓宇和「三無大廈」的居民參與源頭分類及乾淨回收。

環保署表示,「廢物源頭分類計劃」為超過2700個屋邨屋苑及住宅大廈、1200幢工商業樓宇免費提供廢物分類回收桶,以及在鄉郊地區提供約1100套路邊回收桶,以協助市民回收塑膠、廢紙及金屬。

環保署正持續擴展現有超過180個的「綠在區區」公共收集點,重點支援包括單幢住宅樓宇和「三無大廈」在內,缺乏空間自設回收設施的住宅,讓居民參與源頭分類及乾淨回收。

環保署正逐步在50個公共屋邨設立小型「回收便利點」,回收物增至九類,包括塑膠、廢紙、金屬、玻璃容器、小型電器、四電一腦、慳電膽╱光管、充電池和紙包飲品盒。由「廢物源頭分類計劃」及「綠在區區」所組成的回收網絡,已覆蓋超過八成全港各區的人口。

鄉郊試行特設回收流動點

環保署正試行多項措施以加強鄉郊地區的減廢回收支援,包括試行特設回收流動點,將「綠在區區」回收服務擴展至人口相對較集中的鄉郊地區;以及於六個鄉郊地點設置智能回收箱。環保基金資助非牟利機構於新界東北20條鄉村推行一個項目,招募當區居民成為「綠展義工」,並利用電動回收車在鄉村行走,進行回收及宣傳教育活動,鼓勵鄉郊地區居民實踐源頭減廢回收。環保署會監察鄉郊地區的路邊回收桶的使用情況,在有需要時適當調整社區回收設施(包括路邊回收桶)的數量和分布,以滿足當地的回收需求。

(來源:大公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春節剛過 回收箱不足 垃圾亂棄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