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翔畫短說|中東局勢之發現:死亡創新、一鋪清袋、淪為附庸

文/陳鳳翔博士

以色列不顧全球反對,對巴勒斯坦人民進行焦土政策和「種族滅絕」,鄰國埃及威脅暫停「大衛營協議」,追蹤及整理相關歷史,有以下三大發現。

一、區內交戰.死亡創新

挽救人質為名,使用了美制炮彈和戰機(註一)(圖二:加沙各地的破壞規模),喪心病狂的行為在四個月內引致死亡數字近三萬,到底這個是什麼數字?

中東局勢之發現。

三萬約是加沙地帶1.5%人口,突破大半個世紀各場中東戰爭的多國被殺人數,而這次受害的絶大部分都是毫無抵抗能力的平民百姓(圖一的左表:區內交戰死亡創新)。(註二)

  1. 1948以國獨立的中東戰爭,阿拉伯軍隊等陣亡約5萬人
  2. 1956搶奪運河的西奈戰爭,埃及損失1千多軍人
  3. 1967突襲埃及的六日戰爭,埃約敘三國被殲近2萬士兵
  4. 1973埃敘反擊的贖罪日戰爭,埃敘二國軍方損失約8,000多人
  5. 1982屠城巴人的黎巴嫩戰爭,上述數字並未包括其它被屠殺人數,例如在首場戰爭前後,約1.5萬巴人遇害。(註三)

二、鄰國和解 一鋪清袋

美國協助戰爭勝利,不等於可長治久安。國力仍強的美國又力促「大和解」,四位總統先後協助和談(圖二的中間表:美國力促鄰國大和解):

  1. 1978 卡特:以 - 埃及(大衛營協議)
  2. 1994 克林頓:以 - 約旦
  3. 2020 特朗普 :以 - 阿聯酋/巴林(亞伯拉罕協議)
  4. 2023.9 拜登:以 - 沙持阿拉伯

前三次都成功了,鄰國暫不追究巴人面對的非人道困境。惟去年拜登推動的中東大哥和解,臨門一腳被哈馬斯突襲所推倒。況且,埃及威脅暫停「大衛營協議」,其它大和解協議皆面臨「一鋪清袋」,恐有全面被推倒的可能。

其實,拜登忙於策劃俄烏戰爭,被中國促成了阿拉伯世界大和解,是其另一外交政策失誤的此消彼長結果。

美國力促鄰國大和解。

三、英帝盟主 淪為附庸

從事件起末看英國,更有驚人的感受,大英帝國已淪為美國的附庸國,歸納於三件代表事件(圖二的右表:英帝淪為附庸國):

  1. 1948仍具話語權:二戰後英國放棄託管地給以色列建國
  2. 1956失霸主地位:英法聯同以色列搶奪蘇彞士運河,雖贏了戰爭但在美國為首的國際壓力下撤兵。經此一役,英國被美國以毀滅性擊倒,於全球霸主地位退出,並從此轉入衰落車道,超級大國只餘美蘇兩國
  3. 2024無靈魂附庸:違背全世界,唯一率先派兵附和美國襲擊也門的胡塞武裝組織,忽視其對以色列的停止軍事行動要求。英國是美國的一個州?

如此無靈魂政策已不止一次出現,例如2003年,美國謊言洗衣粉侵略伊拉克,英國附庸;2019年特朗普和民主基金會推動香港黑暴(註四),英國附庸,甚至推出較美國更愚笨的移民政策。

有趣的是,死心塌地的奉獻,並沒有換來自己人待遇,除了上述1956年致命一擊外,多年的英美貿易協定談判已陷入僵局。

當年的大英帝國,今天的政策不是以國民為先,而是無靈魂地附庸美國。從中東局勢的發現,悲哀者還有人在。不同之處,巴人獲世人同情。

西方國家普遍都患上了這個「無靈魂附庸」傳染病,主流媒體不改革,病難痊癒,人民受損。

備註:

註一: 「荷蘭法院下令政府停止向以色列出口F-35 戰機部件」

「美援以色列百枚『碉堡剋星』炸彈」

註二: 當中還未包括第六場2006年的中東戰爭(黎巴嫩戰爭、七月戰爭),為期一個多月,過千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軍民死亡。

註三: 「Between 1947 and 1949, Zionist military forces attacked major Palestinian cities and destroyed some 530 villages. About 15,000 Palestinians were killed in a series of mass atrocities, including dozens of massacres.」  - Nakba Day: What happened in Palestine in 1948?

註四: 「撐佔禍煽黑暴,扶『黃』獨推法案,美亂港毒招逐樣數」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翔畫短說|中東局勢之發現:死亡創新、一鋪清袋、淪為附庸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