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講真D|香港客觀數據無聲勝有聲

文/黎岩

近期一段时间,有關香港發展前景的所謂的各種揣測與議論突然間沉渣泛起,異乎尋常地多了起來,諸如彭博及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羅奇,甚至包括臭名昭著的反中亂港組織「香港觀察」等等,異常「熱心」地關心起香港的前途,然其置香港社會發展的客觀實際情況於不顧,而是別有用心用近乎主觀臆測的推斷,甚至是刻意歪曲,發自骨子裡的亂港情結,編造出一些不著邊際、模棱兩可,幾乎是危言聳聽的所謂結論。仔細分析這般囈語式的說辭,發現其中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便是,無視漠視香港客觀實際,任憑主觀想象與猜測下結論。

何以會出現這樣的奇談怪論呢?讀者若果認真看看香港當前的社會現實,便會恍然大悟,醉翁之意不在酒,這般人士處心積慮的真正企圖,恰恰就在於針對香港特區依照國際慣例,為著履行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正在全力推動的23條本地立法。畢竟,維護國家安全的立法行為,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符合香港憲制秩序、符合特區社會現實需要的建立健全法治,是為國際資本市場營造公正透明自由的法治環境的利好行動。這般人自然而然也不便正面圍剿,於是乎,便迂迴曲折地製造一些完全背離香港社會實際的噪音,混淆視聽,妄圖動搖市場市場信心,以圖最終能夠證明諸如羅奇這樣曾經預言美元崩盤的所謂的預言家的論調能夠成立。也因此,本港極少數打著新聞自由旗號的團體,也不甘寂寞,積極配合國際反華勢力,對23條立法說些根本就經不起推敲的說辭,意圖刷刷存在感而已。

言歸正傳。彭博新近發表一份報告,僅僅以部分選址新加坡作為亞洲總部的跨國企業總部數量超過香港特區,截至2023年有1336家跨國企業在港設立亞洲總部,但新加坡則錄得4200家,就以偏概全地形容香港「相形見絀」,反映新加坡正在崛起,並以此武斷地得出似是而非的結論:香港不若新加坡,公然唱衰香港。

香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事實究竟如何呢?毋庸諱言,樓市及股市在當前處於短期的周期性的調整階段,但也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不識廬山真面目,就此就完全質疑並看淡發展前景。新華社昨日發表署名港澳平的文章「戳破那些抹黑香港投资和营商环境的谎言」,就不厭其煩地列舉了有關香港的多組數據,讓客觀得數據說話。

一是以彭博聲稱的企業數目來看,特區政府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母公司在海外或內地的駐港公司數目達9039間,同比增加61間。單是2023年香港初創企業數目便高達4257間,同比增加272間,為歷史新高。若果市場看淡香港前景,何以會在香港設立初創企業?且當年成功吸引了382間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包括英國48間、美國34間、新加坡27間和澳大利亞13間,其中就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以設立國際總部或研發中心等形式在港落戶。眾所周知,美英澳是抱團反華的主要力量,但其資本市場卻劍走偏鋒投資香港,難道說如此眾多的國際資本投資者都是昏聵缺乏遠見之士?顯然說不通。

二是再看投資環境,有西方媒體劈開大眼講大話,聲稱企業紛紛離開香港,但實情卻是,香港去年獲選為全球投資環境排名第一,企業經營環境亞太區第一、全球第二。根據獨立報告,在2022年香港在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方面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香港去年底的總存款額超過16萬億港元,按年增加5.1%。2023年在香港設立或擴展業務的海外和內地的企業,較前一年的300間大幅上升27%,其中來自英國的公司增加四成,來自新加坡的公司增加三成半,來自美國的公司也增加超過一成,這些企業在香港投資金額超過616億港元,是前一年的接近三倍。香港是自由市場,資本自由進出香港,在特區政府並未推出特別稅務優惠的情況下,仍有如此多的國際企業進入香港市場,怎能說香港投資環境不盡人意呢?又如何對國際資本擔憂香港投資環境變差這一怪論自圓其說呢?

三是從市場資本運作規模來看。香港2023年年底銀行總存款額為16.22萬億港元,按年增長5.07%;香港2022年年底資產和財富管理業務規模超過30.50萬億港元;香港是中國內地和國際銀行在亞洲的最大樞紐,是亞洲最大的國際資產管理中心、最大的跨境私人財富管理中心、對衝基金中心及第二大私募基金中心。香港有126家保險公司營運,是全球最為重要的保險中心之一。這些客觀數據就連新加坡也是難忘其項背,怎麼就成了香港不如新加坡呢?如此悖論又如何能夠成立呢?有什麼理據與根據說出這樣罔顧事實的說辭呢?

四是從市場信心來看,香港政府推出的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已經先後收到超過20萬宗申請,其中12萬多宗獲批,逾8.1萬人已經到港,當局預計「高才通」計劃可為香港帶來每年約340億港元的直接經濟貢獻。政府統計處2月20日剛剛公布的數據,2023年底香港總人口為750.31萬人,與2022年底相比增加3.05萬人。香港本就是自由港,人才人口自由流動本就十分正常,就算有部分家庭因為家庭團聚、子女教育等多種原因選擇移民他鄉,但同樣,也有十數萬人,而且是具有國際視野與專業技能的高才通才專才選擇落戶香港,這怎麼就成了某些西媒眼中口中的移民潮呢?事實證明,香港人口的變動與有序流動,恰恰是香港作為國際自由港的活力魅力所在。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昨天上午會見金融界代表及金融監管機構相關要員時就極具針對性地發言表示,香港回歸祖國後經濟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大家既是香港繁榮發展的貢獻者也是受益者,既是參與者也是持份者。香港是企業幹事創業的天堂、成就夢想的地方,舉世公認的一流營商環境是香港的「金字招牌」。香港的法治水準國際一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優勢顯著、商業網絡和專業服務發達、稅制簡單稅率低、國際化程度高,很多指標都反映出香港強勁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出香港走向更好明天的實力和能力。特首李家超也特別強調,香港2023年仍獲評選為全球投資環境排名第一,完全能繼續發揮內地與海外之間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

所以說,看問題要實質本質,只有客觀事實才是無聲勝有聲的最好說明,香港作為亞太最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航運貿易中心,政府亦致力推動發展國際創科中心,若果再考慮到具有廣袤大市場的國家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帶挈,以及獨特的「兩制」優勢,及東西方市場與規制的中介橋樑,香港在全球資本市場的權重與角色只會越來越吃重,香港的前景只會越來越興越來越好。

相關閱讀:

講真D|羅奇「玩完論」早該玩完

(有片)許正宇與金發局成員對談 駁斥「香港玩完」言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香港客觀數據無聲勝有聲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