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財安
2024年2月28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了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當中最令社會矚目的當然就是撤銷房屋買賣三大「辣稅」,即樓市全面「撤辣」。此外,特區政府將在新財政年度舉債1200億港元的做法也備受關注。預算案公布之後,基本上是贊同與支持的佔大多數。至於為數不多的批評,主要是說內容保守,沒有新意,與以往的分別不大,質疑能否在當前經濟低迷時期起到振興的作用,支持經濟轉型的力度是否足夠。另一些聲音則指出,特區政府舉債越來越多,似乎有違基本法定下的量入為出的大原則,擔憂「寅吃卯糧」會否變成一種習慣。
與私人企業相比,特區政府相當於一個「龐然大物」,每一個政策或措施都會影響無數界別與市民的利害,行事必須謹慎而漸進,絕對不應該、也不可能貿然廢立或大幅度改變,因為一旦出現差謬,再急忙回頭就會變成朝令夕改,引起社會震盪。因此之故,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在推出財政措施時都會遵從承先啟後的原則,採取循序漸進的步驟,不會一驚一乍,使用跳躍式的方法來做事。今年這份四平八穩的財政預算案顯示,陳茂波司長是深諳「管治是要有主謀」的道理,並不會被一些雜音牽動,在條件不成熟時倉促行事。
實事求是地說,這份財政預算案在秉承了以往平穩風格的同時,也引入了不少嶄新的做法,尤其是在創新科技方面,為香港的經濟轉型與重新振興鋪墊基礎。為了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陳茂波司長撥款30億港元,推行為期3年的資助計劃。可以預見,在特區政府的刻意扶持下,再加上來自內地先進企業的進駐、世界各地人才的湧入,香港的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非常亮麗,極有可能在未來躋身本地的支柱產業。
如果再加上特區政府在推行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方面的30億元撥款、60億元資助大學設立「生命健康研究院」及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設立「大灣區國際臨床實驗所」,特區政府在這方面的投資多達百多億港元。在現今的大額赤字下,這個做法的確是大手筆,足見現屆政府的高瞻遠矚。由此可見,陳司長這份財政預算案並不如一些人所說的那樣保守,而是平穩中埋下進取的種子,「薑還是老的辣」。
我們需要明白,特區政府的收入主要來自賣地、各類稅收以及各種公共設施收費,換句話說就是來自於社會,自己是不會創造財富的。受到如今世界經濟不景氣影響,特區政府賣地的收入大不如前,應對的方法不外乎兩種,開源和節流。在財政預算案公布前,筆者個人就做好特區政府會加稅來開源、減少甚至取消部分福利津貼來節流的心理準備。結果是,陳司長沒有向普羅大眾開刀加稅,只是把超高收入一族的超過500萬港元收入部分的稅率增加1%至16%,99.4%的打工仔都不受影響。在全社會正在經歷經濟艱難的時刻,極高收入的群體多交一點稅,幫助特區政府轉過身來,做法很有必要,也合情合理。
至於全面撤銷房地產三大「辣稅」,表面上似乎會導致這方面的稅收大幅度減少,不利於降低財赤,其實不然。新政策出台不過一個星期,房屋的成交量就因為大量積壓的購買力得到釋放而大幅度增加,當中的正常印花稅當然會是水漲船高,如果走勢持續,不但可輕鬆對沖少收的辣稅,更可能使特區政府在這方面的收入再度飆升。
況且,此舉也吸引了不少內地資本再度南下,投資房地產,為特區帶來不少新的資金,使最近一直低沉的資本市場再度活躍起來。消息稱,本地的大銀行聯手出台了停止「摸貨」按揭,此舉對壓制再度掀起借錢炒賣風氣肯定有所幫助。不過,至於樓價與租金最終會否因為辣稅已經撤銷而瘋狂上升,導致普羅大眾尤其是年輕打工一族買房難、租房貴,政府可要密切關注,免得按下了葫蘆浮起了瓢,首尾不能兼顧。
現屆政府所面對的財政困難並不是上任後才開始出現,而是近幾年不斷累積下來的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凍當然也沒有一條一蹴而就的途徑,只能是審時度勢,循序漸進,見招拆招,否則就會弄巧反拙,好心做壞事。在當下這個特殊環境下,陳司長跳出慣性思維的束縛,以發行債券來代替收入,使得特區政府不用改變低稅率的環境,又不用削減福利影響民生,更能投入重資,促成未來的經濟轉型,只要不是習以為常,這個做法絕對是無可厚非。
對此,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會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時明確指出,香港雖有赤字,但不算得什麼,對香港經濟前景有信心。夏寶龍主任似乎在暗示,只要特區集中精力發展經濟,這些赤字不難在未來數年被逐步消化掉。正所謂「爭天下者必先爭人」,特區政府政策正確、財政到位,說到底,魔鬼在執行,而成敗關鍵則在手握公權力的官員,希望特區政府在這方面慎之又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