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如何尋找香港旅遊特色?

文/馮沛賢

特區政府及各界在對外宣傳香港特色旅遊一直不遺餘力,從旅客恢復的數字來看,雖然香港仍具旅遊吸引力,然而暫時只能追回疫情前七成的旅客量,社會上不少聲音認為香港作為旅遊之都,開始失去旅遊特色和吸引力,到底事實真的如此?

對旅客來說,香港的吸引力主要是美食和購物天堂,民間小食如港式奶茶、蛋撻、雞蛋仔等深受歡迎,購物方面主要集中在國際名牌產品,原因是香港的稅率較低,在價格上有優勢。惟這些優勢開始逐漸消失,尤其是對於廣東省的旅客來說,兩地的飲食文化漸漸變得相近,在國內也有不少類似的產品出現。購物方面,海南省享有「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每名旅客每年的免稅購物額度從3萬元人民幣提升至10萬元,包括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這也是香港各界紛紛向中央政府努力爭取的優惠政策,故在目前情況看來,不能否認香港確實正面對這種困境。

對筆者來說,這只是其中一部分,過去香港一直享受旅遊優勢,或許今天正是轉型的時機。借鑒外國各地的特色,如日本定期會舉行「大胃王大賽」,以至最近報道澳洲節目「我要做廚神:澳洲版(MasterChef Australia)」將來港取景,將會以香港熱門景點、街頭美食及米芝蓮星級體驗為拍攝題材。事實上香港也有能力舉辦類似的競技比賽節目,結合本地的美食,融合不同文化、味道與獨特食材,或舉辦「歐洲美食文化節」,把美食及盛事一併舉辦,突顯本港世界級飲食文化。這是無論在價錢、質素、文化方面無法與鄰近國家及地區可以比較的,也是香港的獨有優勢,符合旅遊吸引力、國際級定位及發揮香港「八大中心」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策略定位要求。

在旅遊景點方面,香港也有不少旅遊特色是別具一格,如郵輪碼頭、香港賽馬場、以至林村許願樹,當然不少得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Rugby 7)」,今年首設香港站的國際哥爾夫球賽事「 LIV Golf 職業巡迴賽」等,也是特區政府努力打造的盛事旅遊體驗。

正如在今年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全體會議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座談中,充分肯定香港在發展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央會不遺餘力支持鞏固香港的地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旅遊城市,更應積極發揮香港特色,把旅遊發展升級轉型,在大力拓展國際交流下提升香港的國際影響力。

(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屯門區議會社區參與及文化康樂委員會副主席、屯門區議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如何尋找香港旅遊特色?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