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垃圾收費|試行首日問題多 三無廈現混亂

左上圖:滿樂大廈住戶周太轉用指定袋,但以後會儲兩日垃圾才棄置,以節省金錢。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左下圖:在長沙灣道58號試點,有人以指定袋套着公用垃圾桶,亦有人將垃圾用指定袋包好放在梯間。大公報記者伍軒沛攝;右圖:在試點之一的荃灣滿樂大廈,大型垃圾桶內只有一袋用指定袋包裹的垃圾。(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垃圾收費「先行先試」昨日開始在14個處所實施,雖然部署多時,但首日仍有「甩漏」。大公報記者實地走訪參與試行計劃的「三無大廈」、公屋、酒樓等,有「三無大廈」住戶直至昨日仍未收到指定袋,形容政府派袋安排「亂嚟」。財政負擔是不少人的考慮,有參與的公屋長者住戶表示,長者無收入,垃圾收費只是增加負擔;有參與的酒樓表示,估計將來買指定袋要月花六千元;有參與的安老院舍也說,尿片等不能減少,料營運開支增加。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環境保護署署長徐浩光昨日到部分處所了解首日試行情況。有立法會議員表示,回收問題未解決,垃圾收費意義不大,若先行先試結果顯示不理想,政府不應在8月「硬推」垃圾收費計劃。

三無大廈|劏房戶未獲指定袋 致電熱線無人接聽

深水埗15及17號是樓高7層的「三無大廈」,居民的生活垃圾一般丟到街上垃圾箱,或相隔一條街的醫局街垃圾站。大公報記者於昨日到大廈觀察,發現梯間乾淨,沒堆放垃圾,但疑有人因不滿垃圾收費計劃,撕毀宣傳海報。「早上還正常,可能有人不滿吧」,住戶譚小姐認為,垃圾收費為市民帶來麻煩。

譚小姐告訴大公報記者,至昨日仍未收到指定袋,「問過四、五個住戶,只有一個(住戶)收到。」該廈一梯兩伙,很多單位間成劏房。據悉有職員上周曾到大廈派發指定袋。大公報記者昨晚見到,有樓層的住戶門外各放了一卷指定袋。

譚小姐說,不知道如何領取指定袋,她昨日向相關部門查詢,職員說要到石硤尾領取,並提供環保署的查詢電話,但譚小姐兩度致電都無人接聽。

大公報記者傍晚觀察兩小時,見到該廈兩人以指定袋包裹垃圾。住戶王小姐說,不知道如何處理指定袋,要向垃圾站職員查詢,「麻煩也沒辦法,政府要做,市民只能配合。」

「政府沒教導如何使用」

長沙灣道58號是另一幢「三無大廈」試點,樓高5層,幾乎每層梯間都看到有住戶用指定袋,但做法各有不同。有劏房居民將指定袋套在單位門外的垃圾桶,讓同層住戶一同使用;有住戶將垃圾丟入沒套指定袋的垃圾桶;有兩層的住戶以指定袋獨立裝垃圾再放在梯間。住戶韓先生說,垃圾收費的原意是好,但政府只是放下指定袋,沒教導如何使用,「老實說,這樣推出來的實行計劃,有些擾民。」大公報記者伍軒沛

試點屋苑|長者沒收入 「儲」垃圾省錢

上圖:在荃灣滿樂大廈,有以普通垃圾袋包裹的垃圾放置在走廊。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下圖:連翠邨的垃圾桶內,垃圾都沒有用指定袋包裹。

荃灣公屋滿樂大廈安寧樓是試點之一,昨日傍晚約6時,住戶陸續將垃圾放到家門口,等待清潔工收走。大公報記者現場所見,其中一層共有三戶的門口放置了垃圾,兩袋用指定袋,一袋用普通垃圾袋。住戶周太昨日開始轉用政府派發的指定袋,亦打算由原來每一日丟一次垃圾,改為兩日一次,只為「慳到就慳」。

周太與丈夫年約八旬,她向大公報記者說,家中只有兩老,垃圾主要是廚餘,平時有做廢物分類回收,基本是用買生果的膠袋「一袋兩用」裝垃圾,家中還儲有不少普通膠袋。轉用指定袋後,為了衞生,會先用普通垃圾袋封好垃圾,儲夠兩日再棄置。

「一直盡量減少垃圾,現在樣樣都貴,買指定袋又要錢,老人家沒收入,對我們來說,垃圾收費只是增加負擔,但政府要我們做,都沒辦法,個袋越平越好啦」,周太說。另一位住戶盧女士笑說,為減少垃圾,打算減少煲湯,「滾湯就算,煲湯要用好多材料,有骨。」

非指定袋充斥垃圾房

柴灣公屋連翠邨也是試點之一,只有一幢大廈,住戶平日將垃圾丟入所住樓層內的垃圾房,由清潔工處理。大廈管理處三日前開始派發指定袋,每包30個,昨晚八時,樓層垃圾房內可見有住戶用非指定袋丟垃圾。住戶陳婆婆告訴大公報記者,若日後要自費買指定袋,擔憂超市、街市買餸收到的膠袋變為垃圾。

「有錢人不會在乎一、兩元,但基層市民負擔大一點。」住戶何先生質疑垃圾收費的效果,懷疑未必人人守規矩用指定袋。

食肆院舍|分類回收耗人手 酒樓料月花6000元買袋

新蒲崗的新光宴會廳指240公升細袋難套牢垃圾桶,唯有轉用大袋,恐日後令成本大增。(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新蒲崗新光宴會廳昨日起參與「先行先試」,店內3個大垃圾桶都換上了指定袋。酒樓經理陳鳳儀說,政府派發了40個240公升、20個660公升的指定袋,暫時可用兩個星期。她相信目前派發量不足夠,晚市若有酒席,定耗用更多指定袋,若全面落實收費,酒樓每月成本料增逾6000元,但生意低迷,暫時不會將成本轉嫁顧客。

陳鳳儀說,廚餘等濕垃圾原本丟入240公升細袋,但廚餘垃圾較重,會砸向底部,細袋因不夠長,難以套牢垃圾桶,唯有轉用660公升大袋。她說廚餘難以回收易滲漏,當一般垃圾處理,每日由清潔公司取走,「如果做廚餘回收,難道叫夥計拖住一大袋廚餘,行一大段路去回收站?」

她說為節省指定袋用量,員工丟紙箱前需拆箱,玻璃瓶、膠樽洗乾淨回收,但部分員工未熟習流程,可能順手將可回收廢物扔到垃圾袋,需有人「執手尾」,變相多了工序。

安老院舍嘆源頭減廢難

屯門嘉濤耆樂苑也是試點,提供180個護理安老宿位,政府提供75公升指定膠袋及大型垃圾標籤。嘉濤控股行政總裁魏仕成表示,院內每日產生最多的垃圾是尿片、受傷敷料等,難以源頭減廢,預料日後處理垃圾的成本會大增,打算透過「先行先試」記錄每日垃圾量,研究減廢空間,評估每月處理垃圾開支。

務實處理|收費計劃倘有不足 議員:不宜硬推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表示,若垃圾收費先行先試結果顯示計劃仍有不足之處,政府不應該在8月「硬推」,而是應調整策略,以免市民感到混亂,也避免影響市民對其他環保政策的支持。他建議政府考慮採取「先易後難」方式,分階段實施,例如先在非住宅物業推行,之後再逐步擴展。

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垃圾收費目前仍面對很多挑戰,例如智能廚餘回收機經常爆滿,引來清潔衞生問題。他指出,現時很多屋邨的清潔承辦商都嚴重缺少人手,正常的清潔工作也未必可完全處理,即使有環保署資助,亦難有人手經常收集廚餘。

試行前夕|政府合署無分類垃圾桶

大公報記者在先行先試計劃實施前夕,走訪多個參與試點,發現不少仍未準備好。在西九龍政府合署,南、北兩座大樓門外,完全不見相關的宣傳海報,在地面可見範圍附近,不見有分類垃圾桶,只有數個堆滿各式垃圾的垃圾桶。

四間參與食肆,部分似乎仍未準備好。大圍漢年茶餐廳未有對垃圾分類,直接將所有垃圾放入後巷的垃圾桶內。旺角鋿晶館門內外,未見張貼先行計劃的海報,後門未見有大型垃圾桶。

土瓜灣街坊鄧先生表示,家裏一直有做廢物分類回收,但政府宣傳不足,對三無大廈沒有監察,相信8月1日難以全城推行垃圾收費。

(來源:大公報   記者:易曉彤、鍾佩欣、盛德文、蘇荣、伍軒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垃圾收費|試行首日問題多 三無廈現混亂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