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黃金周將至,香港各界尤其是餐飲業準備好以優質的服務迎接旅客未?香港文匯報今起一連三輯透視香港飲食業現況。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以神秘顧客身份,分別到4間不少旅客和市民幫襯的香港茶餐廳,以及三間檔次與香港相若的深圳食肆「探店」,有關時段兩地職員與客人比例相若,記者並從上菜時間、衞生水平、服務態度等進行比拚,香港上菜時間普遍較長,其中一個餐等近半小時才上枱,深圳最遲上菜的食肆,也能於8分鐘內上齊菜,服務也普遍較殷勤。市民亦有微言,質疑香港一頓餐比內地動輒貴一兩倍,食客卻經常「食到一肚氣!」
今次記者實測的4間香港食肆,分別有一間位於商場內的茶餐廳、一間專賣海南雞的街舖,以及兩間街舖茶餐廳;深圳食肆則有一間位於大型商場的連鎖餐廳,一間坐落舊區的豬腳飯街舖,以及一間街頭咖啡店。
深上菜最慢8分鐘 港最慢24分鐘
上菜效率及用餐衞生環境是兩大能夠量化食肆質素的要點,尤其是茶餐廳、咖啡店等快餐,上菜時間至為關鍵。記者實測香港4間餐廳,上菜時間介乎4分鐘至24分鐘不等,深圳的3間餐廳則花5分鐘至8分鐘。
其中,上菜最慢的兩間餐廳均來自香港。一間位於尖沙咀商場內的茶餐廳,記者同行二人點了一份常餐、一份叉燒飯及兩杯飲品。常餐10分鐘內上齊食物,惟無須開火烹飪的叉燒飯卻在落單11分鐘後才上枱,另一杯凍奶茶更是姍姍來遲,落單15分鐘後職員才緩緩送上。最「龜速」是灣仔一間老牌茶餐廳,盛惠70元的下午茶芙蓉煎蛋飯,在非繁忙時段,足足等了24分鐘才上枱。
深圳3間被測試的餐廳,不遲於8分鐘內上齊菜。記者還發現,深圳餐廳經營者在管理上鞭策店員效率,特意放置計時器,部分更引入懲罰制度,遲過指定時間上菜,店方會免費向客人提供小吃安撫客人,這些都有助香港業界借鏡提升效率及平衡客人心理。
深餐廳頻密清潔 港店滿地油污
在環境衞生方面,位於大型商場內的深圳連鎖餐廳,環境衞生質素較高。另外兩間街舖也不差,例如一間坐落舊區的豬腳飯街舖,收費平民化,沒有高檔裝潢,但職員幾乎每隔半小時打掃一次;另一間街頭咖啡店,店員不會等到客人離座才進行清潔,而是不定時清理地面、桌面,洗手間亦會定期清潔,店內擺放的大型垃圾桶也十分整潔。
香港食肆方面,位於商場內的茶餐廳及專賣海南雞的街舖,衞生環境基本達標;但另外兩間街舖茶餐廳則扣分。其中旺角一間茶餐廳,記者剛入座便發現枱面上還有未清理乾淨的飯粒,店員應記者要求清理,其間不小心將飯粒抹到記者身上。該店洗手間的垃圾桶,用過的紙巾滿瀉,但都無人及時清理。另一間灣仔茶餐廳則是香港部分茶餐廳的縮影,通風欠佳、地面布滿油污,記者起身時險些滑倒,用餐期間更發現餐枱底滿是疑似菠蘿包的碎屑,枱面調味料器皿的金屬架更黏着「陳年」醬油漬,令人反胃。
態度冷暖反差大 趕客招客兩重天
不少人將香港食肆服務態度的問題,歸咎人手不足所致。但記者今次實測兩地共7間食肆,他們的人手比例相若,平均十張枱,有3名店員,未見得深圳食肆的人手遠比香港充裕,但服務態度普偏較熱情。至於香港從業員的服務態度,談不上態度惡劣,但普遍表現高冷。
實測的4間香港餐廳,以位於尖沙咀商場內的連鎖茶餐廳服務最熱情周到,當時正值下午茶時段,全場20多張餐枱,七成滿座,共有4名侍應。記者在門口打量該店,未幾已有店員上前招呼,指示入內,記者佯裝旅客,以普通話表示不想搭枱,侍應馬上以普通話招呼。坐下後,記者良久未有下單點餐,侍應都沒有催促。
記者點餐時,店員推介招牌菜式,以及協助用手機掃碼點餐。其間,記者見鄰坐有一名操普通話的客人投訴,所點的是熱咖啡,卻送上凍咖啡,侍應馬上更換正確飲品,未見黑面。記者聽到職員閒聊稱,店長不主張培訓不足的新職員調派旅遊區的分店,顯然位於尖沙咀區分店的職員都經過精心挑選。
港侍應冷漠欠缺耐心
然而,其餘3間實測的香港餐廳,服務態度卻平平。尖沙咀一海南雞專門店,全場不足十張餐枱,共有3名職員,人手比例不低,當記者入座,店員冷冷地放低一張掃碼落單紙就走開,直到埋單離開,職員唯一開口說話是:「××蚊,唔該。」
至於旺角的一間茶餐廳,全場約十多張餐枱,3名店員,當時入座率逾半。同樣要求客人自行用二維碼落單,記者佯裝不懂使用,侍應稍顯不耐煩說:「其實掃碼就可以!」當記者再度詢問,「用什麼軟件掃碼?」對方一聲嘆氣,「哎,算了,我幫你寫。想吃什麼?你說吧。」
位於灣仔的一間老牌茶餐廳,全場有近20張餐枱,3名侍應,當時入座率約一半。記者從入座到點餐,侍應都不曾殷勤招待。記者久等餐點之際,見鄰桌一位本地女士跟兩位外國友人入座,她替友人點餐時,男侍應大聲說:「賣晒啦!無啦!」該名女士似乎未有反應過來,便再次詢問,侍應再提高音量說:「係呀!賣晒,無啦!」最後當該桌客人轉點其他餐品後,侍應轉頭離開時仍喋喋不休、喃喃自語,「都話咗賣晒,無啦!(仲要問)」
深店員溫和有問必答
深圳被測試的3間食肆,店員服務普遍周到,會主動介紹菜式、態度禮貌。即使是位於街頭的一間咖啡店及豬腳飯專門店,服務專業性雖比不上深圳集團式連鎖餐飲,但職員同樣是耐心溫和、有問必答。例如該間全場約十張枱的豬腳飯專門店,近乎滿座卻只有4名店員,職員忙得不可開交,但全程面帶笑容;記者用餐中途欲加點食物,職員會溫馨提醒:「怕你們吃不下,先吃已點的,不夠再慢慢追加。」
今次實測的4間香港食肆中,仍有一間只收現金,其餘3間既有電子落單又有電子支付。而此次實測的3間深圳食肆,多數採用人手落單,店員與顧客人性互動,電子化則應用在支付及營銷上。令記者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間被測試的街頭咖啡店,邀請客人建立微信群,店方會不定期提供優惠福利、介紹新品及周邊產品,更會介紹該區其他餐飲及娛樂好去處。
記者手記|服務「北升南降」 港業界應反思
因工作緣故,小記經常探討港人北上消費的熱潮,卻鮮有親身到內地體驗,直至今次實測港深兩地食肆,小記多少體會港人熱衷北上消費的心態。性價比低無疑是香港的「硬傷」,灣仔一間被實測的茶餐廳,下午茶時段一份芙蓉蛋飯竟盛惠70港元,顛覆記者對下午茶收費低的刻板印象;但深圳一頓午飯,大中小分量任君選擇,20元至30元人民幣有交易。
收費懸殊源於兩地租金及人工的差距,硬作比較及分高低有點強人所難,惟服務質素卻與價格不成正比。作為食客踏進餐廳時,若是繁忙時段,並不介意店員神色匆忙,但今次實測連下午茶時間、有香港食肆全場半滿情況下,店員的冷淡令客人感到被怠慢。不少人將香港食肆服務質素下降歸咎是人手不足問題,但奇怪的是今次被實測的兩地食肆,人手與客人比例相差不大,甚至香港食肆店員人數多於人客,不禁令人懷疑是態度或經營思維的問題。
還記得內地早在十幾年前,已有餐廳為排隊等候入座的客戶提供「計時」服務,等得愈久,埋單時的優惠愈多,顯然內地經營者決心從制度上力求提升服務。反觀香港,小記已經不止一次遇到掃碼落單後,只能乾着等,逾時上菜、漏單亦沒有店員打理,這等服務質素最後還向客人收取加一服務費,「到底店員你哋提供過什麼服務,值得人畀你服務費?」租金、人工等是無法短期內改變的客觀事實,但不應視為擋箭牌,尤其香港是開放式的社會,飲食業的競爭者不光是境內經營者,還有不斷求變的內地業界。
(來源:香港文匯報 記者:廣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