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稅務局4月2日發出約22萬張2023至24年度利得稅報稅表、12萬張物業稅報稅表及31萬張僱主報稅表。為數約244萬張的個別人士報稅表今日(5月2日)發出。納稅人及僱主一般須於報税表發出日期起的1個月內(即2024年6月3日或以前)填妥及交回報税表。稅務局鼓勵納稅人透過「稅務易」電子服務提交報稅表,詳情可瀏覽網頁。
市民可瀏覽稅務局網站,查閱有關填報報稅表的常見問題及答案。就有委任稅務代表的個案,提交報稅表的期限載列於已上載稅務局網站的「整批延期提交報稅表的通函」。
稅務局提醒納稅人及僱主,如採用郵遞方式交付報稅表,須支付足額郵資,以確保郵遞準時無誤。稅務局不會接收郵資不足的郵件。市民可瀏覽香港郵政網站查閱現時的郵費詳情。
點新聞提醒各位打工仔,在報稅時一定要善用各項免稅額及扣稅項目,務求減輕繳納稅款的壓力!
1.善用各項免稅額
在填寫稅項表格前,除了要檢視自己的年度收入外,亦要善用個人免稅額與扣稅項目。打工仔一般都可享有基本的免稅額13.2萬元,而已婚人士、供養父母或外祖父母、單親等情況亦會有其他相應免稅額。
事實上,每名子女的基本子女免税額及子女出生課税年度的額外免税額,已由2023/24課稅年度起,均由12萬元增至13萬元,調整後每名子女在出生年度的免税額一共是26萬元,在其後年度的免税額則為13萬元,有助減輕中產家庭的稅務負擔。
舉例說,養育第1名至第9名子女,每名子女可獲13萬元免稅額(出生年度則為26萬元);供養60歲或以上的父母,每名可享免稅額5萬元;而單親免税額則為13.2萬元,如納稅人在課税年度內不屬已婚人士,且負責照顧和監護子女的起居生活,便符合相關資格。
2.合資格延期年金
所謂延期年金,即投保人須於「供款期」內依時繳付保費,待「累積期」完結後進入「年金期」,才獲發年金收入;若要做到年金扣税,就需買入經保險業監管局認證符合特定條件的「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
3.強積金自願性供款
在2019-20課稅年度和隨後的每個課稅年度,稅務扣除額上限為每年60,000元,為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和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的合計上限,並於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計算中扣除。
可節省的稅款額視乎個人收入、所享有的扣除額及免稅額、以及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或可扣稅自願性供款金額而定。以現時最高的稅率(即17%)計算,每年最多可以節省10,200元稅款。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是一種提供稅務優惠的強積金自願性供款。你可透過於TVC賬戶作出供款,便可在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享稅務優惠(每年以港幣60,000元為上限)。TVC供款賬戶中的結餘,可於你65歲退休時,又或當你符合其他適用於提取強制性供款的條件時領取。
只要你是任何強積金計劃的僱員賬戶、自僱人士賬戶或個人賬戶持有人;或任何獲強積金豁免的職業退休計劃的成員,你便可開立TVC賬戶,作出供款。
4.「合資格年金保費」和「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扣除次序是什麼?
問:納税人在2023/24課税年度內,同時支付合資格年金保費50,000元及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40,000元,總款額超過指明最高扣除額60,000元。在這情況下,有關扣除應按照什麼次序進行?
答:若納税人同時支付合資格年金保費及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首先應扣除已支付的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40,000元,而餘額20,000元則可用作扣除已繳付的合資格年金保費,上限合共為60,000元。
(點新聞記者綜合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