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遊走文學時光卷軸 追尋香港文學歷史足印

「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走進文學時光的卷軸」展覽開幕。(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顏琨攝)

【點新聞報道】由香港文學館、香港作家聯會、中國現代文學館共同舉辦,香港《大公報》協辦的「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走進文學時光的卷軸」展覽今日(11日)起開幕,展覽展出南來作家們的手跡和物品逾300件,當中近200件為原件,是本港歷年最具規模的南來作家主題展。展覽於即日起至5月20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出,旨在進一步向市民推廣香港文學,推動文學發展。

張愛玲的手稿《小團圓》複製品被製作成一個有趣的螺旋圓形裝置。(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南來作家」是指南遷的作家,是一個從香港地緣出發,追溯文人文化淵源的概念。近代中國社會動盪,而香港作為中西交匯的地界,政局相對穩定,因此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吸引了不少文化人匯聚在此。南來作家自內地南遷至香港,作為知識精英的他們活躍於香港文壇,以文學和文字為媒介播下文化的種子,為香港帶來新的文化景象。在過往的本土文學活動中,「南來作家」這個群體時常被忽略,本次展覽嘗試用多種形式展現這一作家群體曾為香港的文學作出巨大貢獻。

梁羽生致金依書信,與其分享在澳洲的生活。(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本次展覽通過展出了許地山、張愛玲、蕭紅、戴望舒、葉靈鳳、梁羽生、金庸、劉以鬯、曹聚仁、徐評、黃慶雲等二十四位重要南來作家過百件作家手跡及物品,當中包括張愛玲未公開過的散文《草爐餅》及後記手稿真跡、未公開的張愛玲證件、金庸致潘耀明書信、梁羽生致金依書信、蕭紅致華崗等,其中不乏國家級文物及首次亮相的作家手稿。通過這些珍貴的手稿作品,在字裏行間中,流露出作家對國家與民族的命運的關注,亦有對香港社會各個層面的探究,展現作家在經典作品下真實人生。同時亦展現他們在香港寫下的經典之作或參與各類文學活動,以文學和文字為媒介為香港帶來新的文化景象,突顯其著作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及對香港文學產生的深遠影響。

蕭紅致華崗信件,其中一封為一級文物,其他為文物,由現代文學館特批複製件出境。(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除了作家們珍貴的手稿、書信、照片等遺物的展出,在張愛玲主題展區中,張愛玲的手稿《小團圓》複製品被製作成一個有趣的螺旋圓形裝置,不僅呼應書名,也象徵着「打開時間的卷軸」。現場更揭幕了由南京雕塑名家陳建華創作的金庸、梁羽生人像雕塑。陳建華談及自己的創作思路,表示設計金庸先生的雕塑形象的時候,將倚天劍和屠龍刀的元素融入其圍巾的造型中,使其看起來更為豪邁不羈;而梁羽生先生的形象做得更為儒雅,展現其隱者風範。不變的是,兩者眉目之間皆透露家國情懷以及對人生百態的洞察之情。陳建華希望以這兩件雕塑作品,致敬兩位作家的百年誕辰,更加致敬下一個香港文學的百年。他還透露自己接下來計劃繼續創作「南來作家」群像,旨在展現香港文學史前仆後繼的傳承。

現場更揭幕了由南京雕塑名家陳建華創作的金庸、梁羽生人像雕塑。(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此外,中國美術學院的藝術家還與香港文學館聯合打造了動態數據雕塑作品「南來之花」,通過對24位南來作家作品的語義數據與作家個人生平經歷中時空坐標的分析,構建出3D數據雕塑,形成一朵朵「花」。香港「南來作家」往往經歷了身份的斷裂和重組,這或許形塑了他們作品中獨特的敘事時空、故事建構與身份母題。不同作者的「花」因而呈現出綺麗的差異性。這些由數據構成的「南來之花」具有迷人的外觀,同時創造觀看這些文學之花的新的視角。

「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走進文學時光的卷軸」展覽開幕。(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走進文學時光的卷軸」展覽藉文學研究與視覺藝術的跨界融合,以新視角探索文學。香港文學館作為推廣香港文學、撒播文學種子的地方,值此開館之際,通過展覽講述香港文學故事,帶領觀眾回顧香港歷史,遊走文學時光卷軸。

「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走進文學時光的卷軸」展覽開幕。(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走進文學時光的卷軸」展覽開幕。(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走進文學時光的卷軸」展覽開幕。(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走進文學時光的卷軸」展覽開幕。(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走進文學時光的卷軸」展覽開幕。(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點新聞記者鄭洢林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遊走文學時光卷軸 追尋香港文學歷史足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