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專題 | 香港「購物天堂」何去何從? 特色文創和獨家商品仍是必買!

【點新聞報道】今個「五一」黃金周,本港迎來76萬人次內地旅客,帶來逾20億元的消費。這一數字看似明朗,實際上平均每人在港消費約2632元,以本港物價水平看,這一數字對旅行期間需要解決住宿、用餐的旅客來說並不算多。內地旅客來港購買奢侈品、水貨客盛行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式,當香港價格優勢不再,「購物天堂」的地位是否仍然穩固,零售業、旅遊業該何去何從?

內地「五一」黃金周期間,本港街頭遊客眾多。(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摄)

零售價格優勢不再?

香港素有「購物天堂」的美譽。猶記得疫情前位於尖沙咀、上水等區的商場、美妝店和藥妝店,可以用「人潮洶湧」形容,常見旅客和代購在街邊將搶購的商品落力塞進幾近「爆箱」的行李篋的場景。記者日前走訪尖沙咀、銅鑼灣等購物街區時發現,雖然街道人流熙熙攘攘,惟手提購物袋的人並不多。詢問遊客才知,因部分商品在兩地差價不多,相比之下回內地購買會更方便。

記者留意到,某奢侈品牌一款經典手袋在香港專櫃售價為50000元,折合人民幣46281元。同款在內地專櫃售價為47000元,有旅客認為不足千元的差價難有吸引力。不僅如此,記者日前前往該品牌位於深圳的專櫃,工作人員指早前品牌為平衡兩地市場,下調了在內地市場的定價,加上深圳啟動境外旅客離境退稅「即買即退」便利措施,對增值稅稅率13%的退稅物品,退稅率為11%,減去手續費2%,實退增值稅額為商品價稅合計約9%,即若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持有人在深圳購買此款手袋,退稅後相當於以42770元人民幣,即港幣46200元即可購買,較香港專櫃便宜港幣近4000元。現時港人假期北上吃喝玩樂已成趨勢,若包括奢侈品在內的商品價格優勢都不復存在,本港零售業該如何生存?

多因素影響 港需提升競爭力

經過疫情三年,匯率變化、商品差價縮小、本港運營成本上升、旅遊與購物習慣的改變等多方面因素均對本港零售業造成打擊。第一,人民幣對港幣的匯率優勢變小;第二,近年國際大品牌紛紛在內地設立門店,且網絡電商和跨境電商的發展更令市民足不出戶即可「貨比三家」購買國際品牌商品;第三,香港租金、人工等運營成本較高,商品價格上漲,進一步削弱香港作為「購物天堂」的吸引力;第四,旅客的旅遊需求不再局限於購物,而是偏向注重文化、體驗和休閒,削弱香港的購物優勢在整體旅遊業中的比重。

邵家輝認為,勞動力短缺、租金高昂成為掣肘。(點新聞圖片)

立法會議員(批發及零售界)邵家輝表示,香港是免稅港,在零售等行業具有優勢,雖然出現個別商品內地價格有優勢的情況,絕大部分奢侈品等仍然是在本港購買更划算。當然歐洲價格最划算,惟出行成本高昂,並非內地旅客以購物為目的地的首選。至於價格優勢縮小,邵家輝直言需要商家在檢視本港市場銷售情況時考慮會否需要調低售價。

他認為,眼下重點是要加強本港競爭力,惟勞動力短缺、租金高昂成為掣肘,要提升優勢必須降低成本。他贊成輸入外勞,指其人工不一定要跟港人最低工資水平,有助切實解決現時存在的問題。至於改善本港現時「吉舖」等問題,他認為可考慮通過降租提升租用率。與此同時,特區政府需要舉辦更多大型盛事及有亮點的活動,吸引更多人來到香港。

遊客提前攻略 必買香港特色

現時「小紅書」盛行,用戶僅需輸入「香港購物」即可瀏覽眾多關於香港必買品的貼文。經過查閱後,記者發現最受歡迎的商品可分為三類型:香港特色、香港限定及香港「平靚正」,也就是極具香港本地元素的文創產品、僅有香港出售的商品及在香港購買較為划算的產品。

有香港特色元素的文創產品深受遊客喜愛,有情侶在挑選商品。(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馬小姐首次來到香港旅遊,指早前根據「小紅書」推薦列出感興趣的店舖,並專門抽出一天時間在中環一帶購物。她首先去到IFC選購國際品牌的服裝和鞋履,對比價格後坦言並不是太劃算,購物興致不高,但在一間「網紅」咖啡店瘋狂消費,原因是內地買不到。隨後她前往中環街市,直奔一間香港文創產品攤位及一間有機雜貨店,分別購買有香港特色元素的小商品和只能在香港買到的線香,作為伴手禮帶回北京送給家人和朋友。之後她又去到一間能夠「DIY」潤唇膏的店舖,親自挑選送給男朋友的禮物。最後一站,她到上環一間香薰店選購產品,由於這間店在「小紅書」上走紅,到店時門口大排長龍,需等候多時才能試香,但若直接購買則無需排隊,於是馬小姐參考「小紅書」上熱度最高的幾款味道,購買了心儀的商品。粗略估算後,馬小姐是日消費逾5000元。

不少遊客根據「小紅書」貼文的推薦,購買伴手禮送給家人和朋友。(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小劉是深圳居民,熱衷於在香港做醫美項目,每次消費動輒上萬元,指兩大原因分別是醫生值得信賴及價格平宜。他向記者表示,香港醫療美容行業發展成熟,醫生及團隊經驗豐富且具有專業資質,行業受嚴格監管和法規約束。此外,香港醫美機構通常配備最新的技術和最先進的設備,令手術更安全和更有效。更吸引他的則是,同樣的項目,香港收費較內地平宜很多,因此他會特意在周末專程來香港。

議員促兩地優勢互補

江玉歡形容香港正經歷「磨合期」。(點新聞圖片)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連續幾個周末到深圳實地視察,發現本港服務業、零售業和餐飲業零售業確實首當其衝面對很大挑戰。第一,兩地間在餐飲方面的差價非常大;第二,現時港人「北上」交通方便,市民可經各口岸或乘搭高鐵前往內地城市進行休閒活動;第三,內地選擇更多,可謂是一應俱全;第四,內地近年品牌發展成熟,很多原創設計店舖,可媲美歐洲品牌。通關至今,江玉歡留意到港人的足跡已經不局限於深圳,不少人沿着高鐵線路一路去到更遠的地方,認為這將成為一種新趨勢。

她形容香港現在正經歷「磨合期」,針對部分商品價格高昂,必須要進行下調,要保住「飲食之都」、「購物天堂」的招牌,需要進行自我調整,強調要優勢互補,香港不僅需要吸引外來遊客,也需要留住本地居民,要打造更多好玩的地方,例如將眾多島嶼打造成為優質度假村,提供增值服務。江玉歡提到,不應靠政府和區議員設計活動,而正所謂 「高手在民間」,需要商界和市民組織不同活動,政府負責出台制度,例如以抽籤等方式,讓同一個活動在舉行期間能有不同攤檔的更替,讓市民會有新鮮感才會增加光顧次數。此外,江玉歡強調舉辦夜市等活動時,要加強宣傳的同時,也要注重品質。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專題 | 香港「購物天堂」何去何從? 特色文創和獨家商品仍是必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